1.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研究生多少分
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開學典禮舉行,,今年共有4406名2019級博碩士研究生入讀。8月20日,,中國海洋大學發(fā)布研究生大數據,,在2019級研究生中應報到3851位萌碩和555位新博,其中有不少有意思的看點,。
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了解到,,萌碩中專業(yè)學位的新生人數略勝一籌,新博中學術學位的新生人數占絕對優(yōu)勢,。萌碩中黨員同學有945人,,占比24.5%;新博中黨員同學有231人,占比41.7%,。
新生男女比例方面,,2019級研究生中女生總人數占據絕對優(yōu)勢。整體來看,,新生男女比為0.69:1,,其中萌碩的男女比為0.65:1,新博的男女比為1.04:1,。工程學院位居“妹子稀缺院”榜首,,新生男女比例高達3.23:1。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海洋地球科學學院緊隨其后,,新生男女比例分別為2.27:1和1.9:1,。外國語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女生較多,,新生男女比例分別為0.1:1,、0.11:1和0.14:1。
各學院錄取人數差異不小,,萌新入學人數最多的學院前三甲分別為管理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全日制專業(yè)錄取人數TOP10分別為:環(huán)境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化學工程、物理海洋學,、水產養(yǎng)殖,、軟件工程、材料工程,。
在2019級新博中,,全日制專業(yè)錄取人數TOP10分別為:物理海洋學、水產養(yǎng)殖,、藥物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化學,、環(huán)境科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工程與技術,、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地質,、應用經濟學。其中海洋地質和應用經濟學專業(yè)的人數并列第十位,。
2019級入學的萌新,,最小年齡萌碩只有19歲,新博剛剛23歲,,最大年齡均超過了45歲,,而絕大多數萌碩年齡在20-24歲之間,新博在25-29歲之間,。在2019級研究生新生中,,有25人同在1月10日過生日,還有12名新生出生在1996年11月13日,。今年10月25日,,海大將迎來95歲華誕,屆時會有18名萌新加入到校慶日慶生中,。據介紹,,萌新中十月份出生的新生人數優(yōu)勢,使得神秘的天蝎座在眾星座中脫穎而出,,天秤座和摩羯座緊隨其后。
在今年入學的萌新中,,中國籍新生來自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qū),,其中有2752名來自山東省,河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新生人數緊隨其后,。萌新姓氏中,王,、張,、李、劉,、陳五大姓氏穩(wěn)居前位,。新生報到處喊一聲“李婷婷”,可能至少有5人回應,。
2.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考研分數線
中國海洋大學擁有2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分別為:海洋科學、水產,。擁有眾多多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分別為航道與海岸工程、會計學,、水產養(yǎng)殖,、海洋技術,、生物科學類、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科學,、藥學、法學,、食品科學,、工程、化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國家重點綜合性大學。
在第四輪的學科評估結果種2個A+專業(yè)
前幾年中海洋上岸難度不大,,這是因為前幾天考研人數沒現在這么多,,再加上中海洋不公開考研數據,比如錄取人數,,初試和復試分數等,,導致很多同學不敢報考中海洋。
而現在隨著考研人數的激增,,中海洋也被更多人所熟知,,難度自然提高了。
3.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研究生多少分能錄取
中國海洋大學的研究生專業(yè)類別有:
應用經濟學,、統(tǒng)計學,、法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海洋科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以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水產,、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等專業(yè),。
4.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研究生多少分錄取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考研難難度相當大,必須要加陪努力
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在2004年,,由中國科學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寧波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寧波材料所),。寧波材料所擁有近7億元的先進科研裝備;建成中科院磁性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碳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稀土永磁材料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各類平臺近30個,。
5.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專碩
很多人說起材料都是勸退,但其實材料作為比較傳統(tǒng)的工科專業(yè),,沒有必要太過悲觀,。尤其是像上海交大這樣的名校,同學們還是要有點自信啊,。借著這個問題學姐給各位同學介紹一些上海交大材料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和考研情況吧,。
主要從專業(yè)實力、就業(yè),、考情數據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專業(yè)實力
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自1997年由材料科學系和材料工程系合并而成,,所屬的金屬熱處理專業(yè)在1952年就已設立。學院擁有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國內首批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并在國內首批設立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2017年被列為教育部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2021年QS材料學科排名升至第20位,,連續(xù)十多年入圍ESI 1‰學科。教育部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上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A,,排名第6。
材料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總數保持300人規(guī)模,,專任教師及研究人員中85%以上具有海外學歷或進修經歷,正高級教師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院士,、講席教授、特聘教授占正高教師的比例近三分之一,。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還有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4名,、長江特聘學者6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15名,、上海市領軍人才4名等一批在國內外學術舞臺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術人才,。
學院在科研工作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近五年,,累計到款科研經費10.2億元,,累計發(fā)表SCI論文1618篇,發(fā)表論文數全球排名第10名,,論文被引次數全球排名第27名,。學院累計申請發(fā)明專利797項,其中授權454項,,共獲得國家級二等獎4項,,國家國際合作將1項,省部級科技獎25項,。材料學科連續(xù)多年入圍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學科,。學院學術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材料科學進展》等世界著名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多項關鍵技術成果成功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及核電等重大工程裝備,,解決了國家重要領域的關鍵性問題,,滿足了國家重大工程需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就業(yè)
上海交通大學公布了2020年的就業(yè)質量報告,報告的下載鏈接在這:
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畢業(yè)生就業(yè)質量報告 - 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質量年度報告 - 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公開網
可以看出材料學院的畢業(yè)人數還是比較多的,,就業(yè)率也比較高,。就業(yè)單位也有許多知名企業(yè)和研究所,比如像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這樣的好單位,,如下是它的招聘需求,。
材料相關的用人需求還是比較大的,待遇的話對于應屆生也還是不錯的,。
另外還有很多大型國企對于材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是比較大的,。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招聘需求
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招聘需求
中國廣核集團招聘需求
可見對于材料方面的畢業(yè)生無論是去企業(yè)還是去研究單位,去處都是比較廣泛的,。尤其是有了研究生的學歷以后無論是待遇還是發(fā)展前景相比本科學歷來說都是更好的,,所以同學們還是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不要太過自怨自艾,,尤其是對于上交這種學校,,就業(yè)前景肯定不會差的。
除了去企業(yè)的其實還有一部分選擇繼續(xù)深造,,而上交材料的背景對于以后的深造來說無疑是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跳板,,所以說上交的材料肯定是不愁出路的。
三,、考情數據
講完了專業(yè)實力和就業(yè)情況,,我們再看看近幾年上交材料的考研情況吧。
1,、招生目錄介紹
080500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學碩,,085600材料與化工是專碩。材料學院學碩因為研究方向較多,,所以專業(yè)課選擇較多,可以從804材料力學/827材料科學基礎/837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871塑性成形原理這四門中任選其一,;材料學院專碩則只有827材料科學基礎和871塑性成形原理二選一,;化學學院材料專碩因為偏向于化學化工,所以專業(yè)課為839化工基礎(含物化),。
可以看出上交的材料學院專業(yè)課還是給了同學們許多的選擇,,同學們可以參考自己本科所學以及個人興趣來選擇專業(yè)課。不過一般來說材料學院選擇887材料科學基礎的同學偏多,,畢竟本科有一定的專業(yè)基礎,,容易得分,。
初試專業(yè)課參考書目如下:
804材料力學:《材料力學》(第一版),單輝祖,,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學》,孫國鈞,、趙社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材料力學》,,金忠謀,,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827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科學基礎》(第三版)胡賡祥,、蔡珣,、戎詠華主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0;
837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 張紅東 陳維孝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高分子化學》第五版,,潘祖仁 主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4,;
871塑性成形原理:《金屬塑性成形原理》,董湘懷主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839化工基礎(含物化):《化工原理》(第三版)陳敏恒等,,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化工原理》(第四版)陳敏恒等,,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化工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精解》,,黃婕,,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物理化學》(第五版) 胡英主編,高教出版社,,2007年;《物理化學》,高丕英,、李江波編,,科學出版社,2007年,;《物理化學習題精解與考研指導》,,高丕英、李江波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
2,、復試線和錄取分數線
可以看到復試的分數線還是比較低的,,學碩復試線330分,專碩復試線335分,,這個復試線在985高校中已經算是很低的了,,這對于我們想要考研上名校的同學 們來說是十分友好。下面同學們也可以看看往年的復試線,。
2021年的復試線明顯較往年有所降低,,因為上交招生人數少,學校太熱門,,導致很多同學不敢報考,。 往年復試線基本也在340左右,最高也就是360多,,相對來說確實不高,。
看過復試線,我們再看看今年錄取分數線,。
可以看到2021年學碩和專碩的錄取平均分都在360-370之間,,而且學碩還沒招滿,確實挺香哈,,考到370左右,,上岸上交就比較穩(wěn)了。下面是2021年錄取名單,,大家可以看看,。
3.報錄比
2021年報錄比還沒公布,看2016-2020年報錄比,,學碩報錄比還是比較高的,,低的年份在5-6左右,高的年份達到12-13,;而專碩報錄比偏低,基本上在3-4左右。所以專碩的競爭壓力會小于學碩,。
4.復試情況
學姐以2021年為例對上交復試內容和形式進行說明,,2021年是線上復試。
復試滿分200分,,復試內容包括:
1,、筆試(滿分80分)
1)“個人興趣和態(tài)度”問卷測試:時間45分鐘
2)綜合筆試:時間120分鐘,主要考核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滿分為80分
2,、面試(滿分120分)
1)外語口語和聽力(滿分為40分);
2)專業(yè)及綜合素質(滿分為80分),,主要對考生學術背景,、對專業(yè)的掌握程度、科研能力,、綜合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與評價,。
擬錄取規(guī)則:
1)按照“初試總成績+復試總成績”排序,根據志愿優(yōu)先原則,,并依據核定名額由高到低進行錄?。?/p>
2)復試總成績在120分以下(不含120分)者,,不予錄取,。
6.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研究生好考嗎
山東考研學校山東考研學校主要有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海洋大學,、山東農業(yè)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科技大學、聊城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濟南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藝術學院、煙臺大學,、魯東大學,、青島農業(yè)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東輕工業(yè)學院,、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泰山醫(yī)學院,、濰坊醫(yī)學院、濱州醫(yī)學院,、山東政法學院,、山東體育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軍潛艇學院、非金屬材料研究所,、山東省委黨校,、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海洋局第一研究所,、濟寧醫(yī)學院,、山東交通學院等。山東哪個學??佳泻每??
個人認為除了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國家級重點大學外,,其他的都不是特別難考。
山東省省屬重點大學山東農業(yè)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青島大學,煙臺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在被較為廣大山東考生所認為,考研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絕對比不上國家級重點大學,。除此之外的其他大學應該比較好考,大家可以去了解學校歷年的考研復試分數線,,以及學校的報錄比,,通過具體數據來考察學校的考研難度。
7.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研究生多少分能上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機械工程專業(yè),,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會計專業(yè),生物學專業(yè),,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yè)等
8.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分數線
新能源考研科目一般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數學,;專業(yè)課等。新能源專業(yè)考研全稱是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不同院??佳蟹较驅I(yè)有所不同。所謂新能源,,是指區(qū)別于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等常規(guī)能源,,尚未大規(guī)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fā)的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氫能等都屬于新能源。而新能源材料就是實現這些新能源轉化和利用以及發(fā)展新能源技術過程中所使用的關鍵材料,。
目前,,研究得較多的、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材料主要是太陽能電池材料,、動力電池材料,、燃料電池材料、生物質能材料,、風能材料,、超級電容器、核能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