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特威爾第是哪個國家的作曲家
作曲家的話Eleni Karaindrou 希臘的女作曲家,,寫過很多精彩的配樂,,現在仍和ECM廠牌簽約Lera Auerbach 鋼琴家兼作曲家,,曲目風格比較暴力Rolf Lislevand 挪威早期音樂演奏家,,同時進行改編,古樂復興的優(yōu)秀人物Heinz Holliger 瑞士著名單簧管演奏家,、指揮家,、自己也有曲目流傳,,水平極高鋼琴家:Olli Mustonen 芬蘭鋼琴家,,同時指揮和作曲(作曲水平一般),,他對一些現代作品,尤其是現代復調作品的演奏是極為優(yōu)秀的Nikolai Lugansky 1994年柴賽第二(第一空缺),,俄羅斯新生代鋼琴家代表人物之一(現在是中年了),,不過光芒似乎被同行們壓制太多,,個人曲目庫也相對比較狹小,但演繹還是極為精彩的Herbert Henck 德國鋼琴家,,專注20世紀現代音樂,,對我個人而言有極大的幫助和啟發(fā)Alexei Lubimov Neuhaus最后一批學生之一,無論是曲目容量還是演奏深度都堪稱極優(yōu)水平,,很疑惑為什么沒能被絕大多數人承認為頂級鋼琴大師Víkingur ólafsson 冰島裔英國鋼琴家,,彈的Glass還不錯,其余的不清楚Martin Roscoe 英國鋼琴家,,演奏比較工穩(wěn),曲目涵蓋范圍較廣最后說幾個還在世但基本淡出大眾視線的Giya KancheliValentin Silvestrov 此人的作品絕對堪稱偉大Rodion Shchedrin 謝德林基本上什么榮譽都拿過了,,但貌似作品普及度不高的樣子更新幾個Georgs Pelēcis 拉脫維亞作曲家,,現在主要從事教學,曲目不多,,比較復古但十分耐聽Meredith Monk 一位美國先鋒女藝術家,,她的作品…給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沖擊,可以在很多ECM的唱片中找到本來想推薦一個半爵士風格的Tomasz Stanko結果發(fā)現7月29日剛去世orz再次更新一個:Anton Batagov作為鋼琴演奏家和現代音樂作曲家都是值得認可的
2. 蒙特威爾第(monteverdi)
一,、文藝復興時期
1,、尼德蘭樂派:創(chuàng)作內容多為彌散曲與經文歌等宗教音樂,也有世俗音樂,。代表人物有迪費,、若斯坎、班舒瓦,、奧克岡等,。
2、威尼斯樂派:威尼斯樂派的宗教音樂音響恢弘,,色彩絢麗,,采用雙合唱隊(甚至達到五個合唱隊),有樂器伴奏,,如管風琴,、號角、維奧爾琴等,。代表人物有維拉爾特,、叔、侄加布里埃利,。
3,、羅馬樂派:一個專門創(chuàng)作服務于宗教作品的樂派,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為主,。代表人物有帕勒斯特里那等,。
二,、巴洛克時期
1、蒙特威爾地(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2,、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3,、佩戈萊西(Giovanni Pergolesi,1710~1736)
4、科萊利(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5,、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6,、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
7、德國的許茨(Heinrich Schutz, 1585~1672)
8,、柏格茲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 1673~1707)
9,、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三、古典主義時期
1,、海頓: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早期代表。
2,、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奧地利(神圣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茨堡一位宮廷樂師的家庭,。最出名的樂劇是《安魂曲》、《費加羅的婚禮》 和《唐璜》和《魔笛》,。
3、貝多芬:路德維?!し病へ惗喾遥↙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四,、浪漫主義音樂
1,、舒伯特:創(chuàng)作中心是藝術歌曲,藝術歌劇是詩歌和音樂的結合,,這是浪漫主義音樂派作曲家抒發(fā)詩情畫意的理想領域,。
2,、李斯特:中期浪漫主義音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對音樂突出的貢獻主要是豐富了鋼琴技巧的表現力,。
3,、理查德·施特勞斯:晚期浪漫主義音樂派作曲家,。作為一位作曲家,,施特勞斯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交響詩方面,,他完善了交響詩的結構形式,,精心創(chuàng)作主導動機以及專門描寫人物、地點,、情景的音樂片斷
3. 蒙特威爾第的創(chuàng)作風格
歌劇誕生于17世紀的意大利佛羅倫薩,,世界上第一部公認的歌劇是1607年由蒙特威爾第創(chuàng)作的《奧菲歐》。從此,,歌劇以它獨特的魅力逐漸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音樂體裁。
歌?。╫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九c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臺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xù)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4. 蒙特威爾第的音樂創(chuàng)作
不朽的
巴赫,,西方藝術的巨人
莫扎特,,最杰出的音樂天才
貝多芬,,強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者
半人半神的
瓦格納,,最偉大的戲劇作曲家
海頓,,近乎不朽的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之父
勃拉姆斯,最頂尖的德國藝術歌曲作曲家
舒伯特,,古典抒情天才,德國歌曲之王
舒曼,,歌曲交響樂詩一般的大師
亨德爾 ,清唱劇天才
柴可夫斯基 ,,俄羅斯卓越的作曲旋律大師。
天才的:
門德爾松,,浪漫主義神童優(yōu)美典雅的作曲家
德沃夏克、
李斯特肖邦
斯特拉文斯基,、
威爾第,、
馬勒,、
普羅科菲耶夫,、
肖斯塔科維奇、
理查.斯特勞斯,、
超群的:
桕遼茲、
德彪西,、
普契尼,、
帕萊斯特里納,、
布魯克納、
泰勒曼,、
圣.桑、
西貝柳斯,、
拉威爾,、
羅斯尼、
格里格,、
格魯特,、
德米特、
蒙特威爾第,、
巴托克,、
佛朗克、
維瓦爾第,、
比才,、
穆索爾斯基、
拉摩,、福雷,、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唐尼采第,、沃恩.威廉斯,、斯密塔納、約翰.斯特勞斯,、韋伯,、雅納切克、庫普蘭,、鮑羅丁等五十位,。
5. 蒙特威爾第的歌劇作品
1. 格里高利圣詠(9-10世紀)
這是一種單聲部且原本無伴奏的宗教圣歌,雖然流行的傳說認為是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發(fā)明了格里高利圣詠,,但學者們認為,,它是后來加洛林人將羅馬圣歌和迦利亞圣歌結合發(fā)展而來。
2. 復調的誕生(11世紀左右)
復調的誕生,,是由兩行或兩行以上同時進行的獨立旋律組成,,非常美妙哦~
大致是這樣:
3. 文藝復興時期(14-16世紀)
唱詩班在這一時期變得越來越壯大,可以通過欣賞Thomas Tallis(1505-1585)的杰作Spem in alium 來感受一下,,該作品是一部為40個人聲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非常圣潔。
4. 巴洛克時期(17-18世紀中期)
來自意大利的蒙特威爾第被認為是文藝復興向巴洛克過渡的重要音樂家之一,。他想與眾不同,,并認為音樂應該具有多樣化的風格和戲劇性,他是歌劇得以發(fā)展的先驅,。
德國巴洛克(1650-1750年)
這一期間,,德國出現了很多偉大的巴洛克作曲家,如舒茨,、亨德爾和巴赫等等,,他們從意大利汲取靈感,,并創(chuàng)作出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甚至形成倚強凌弱之勢,,就像醬紫,。
5. 古典時期(1750-1810年)
在巴洛克和古典時期,器樂風格和音樂表情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比如斷奏,,如果要本喵來解釋的話,就像這樣:
莫扎特的誕生(1756年)
3分鐘了解莫扎特
神童,,鍵盤大師,,天才作曲家,葡萄酒愛好者和有趣的家伙,。本喵確信他也喜歡我這樣的演奏方式,。
貝多芬的誕生(1770年)
3分鐘了解貝多芬
他徹底改變了交響樂和室內樂,永遠地改變了古典音樂發(fā)展進程,,但他確實脾氣暴躁,。
6. 浪漫時期(18世紀末-20世紀初)
這一時期的管弦樂團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音樂充斥著個人的情感表達,,旋律柔美,,并且還有很多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哦。
大師崛起(1800-1850年)
比如:帕格尼尼,,舒曼和李斯特等等,。本喵覺得他們都是音樂天才,且很愛炫技,。
瓦格納的誕生(1813年)
他讓歌劇變得非常戲劇化,,他不僅自己寫音樂,還自己創(chuàng)作劇本,。他的出現讓歌劇舞臺上既有侏儒,,還有讓喵害怕的巨人,。
意大利歌?。?860年)
在這個半島上,威爾第把歌劇的表達,、戲劇性和情感帶向一個新高度,。
6. 蒙特威爾第是哪個國家的音樂家
歐洲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希臘神話時代。從那個時代到巴洛克時期之間,,大致可劃分為:古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三個階段。
第一節(jié) 古希臘羅馬時期
古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方文明的哲學,、美學及各種藝術形式從這里開始,,西方的音樂文化也是從這里開始。這個時期最早出現過基于口頭傳唱的希臘長詩,,如《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揭示了音樂與數學之間的關系,。公元前4世紀前后,,古希臘悲劇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著名的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戲劇家也是音樂家,,在他們的戲劇中,,音樂發(fā)揮了奇妙的作用。此時期音樂的特點是:第一,,音樂的含義比現在的更為寬廣,;第二,音樂與其他藝術尚未分離,,并且音樂被認為是與其他科學門類如:天文,、數學等有密切聯系;第三,,音樂是單音音樂,,且音域較狹窄;第四,,已經出現多樣的音樂體裁及音階調式,。古羅馬的音樂是從古希臘借鑒過來的,羅馬人在古希臘音樂的原有基礎上擴大了音樂的演奏規(guī)模,,使音樂在古羅馬時期又有了一定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中世紀時期
中世紀的音樂文化是指公元5世紀至13世紀這段歷史時期內的歐洲音樂文化。在中世紀最大的音樂文化中心羅馬出現了以羅馬教皇格里哥利一世的名字命名的格里哥利圣詠,。在這之后出現了帶花腔的“散文詩”,,“填詞”圣詠調。從11世紀開始,,西歐文化發(fā)展重心轉移到了城市,,教會音樂因此有了新發(fā)展——產生了復調音樂。
第三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至16世紀發(fā)生在歐洲各國的一場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實際上反映了資產階級新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即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追求自由、解放、平等,、博愛等要求,。這些主張主要反映在建筑、雕塑,、繪畫及文學中,,并擴展到了這兩百年間的音樂文化中。于是,,復調音樂迎來了第三個發(fā)展高峰,,世俗音樂中更多的反映了現實生活,音樂文化呈現出越來越世俗,、明朗和感情化的傾向,。
第二章 巴洛克時期
第一節(jié)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概述
歐洲音樂史中的17世紀初葉至18世紀中葉的這段時期被稱為“巴洛克時期”。更準確的說是始于1600年而結束于巴赫逝世的1750年,。這是歐洲音樂發(fā)展史中的第一個偉大時期,。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語“barroco” 一詞。它含有兩層意思:一是“不規(guī)則的珍珠”,;二是“荒謬的思想”,。顯然,用這一詞語來概括1600—1750年這一段時期的音樂風格特點是帶有貶義的,。當時人們確實認為“巴洛克”的音樂是“怪異”,、“夸張”甚至是“畸形”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理解并接受了這一時期音樂的藝術風格,,“巴洛克”一詞也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貶義,而成為專門指代這一時期音樂風格特點的專有名詞了,。
巴洛克時期是歐洲音樂迅速發(fā)展的時期,,許多重要的聲樂、器樂以及綜合的音樂體裁如歌?。òㄕ鑴?、喜歌劇),、大型聲樂套曲(包括清唱劇,、康塔塔、受難曲),、協(xié)奏曲(包括大協(xié)奏曲和獨奏協(xié)奏曲),、奏鳴曲(包括教堂奏鳴曲和室內奏鳴曲及獨奏奏鳴曲)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第二節(jié) 巴洛克時期代表音樂家及其代表作品簡述
蒙特威爾第
蒙特威爾第(1567—1643),,意大利音樂家,,與1607年寫成世界上第一部歌劇《奧菲歐》,。
7. 蒙特威爾第聲樂作品
第二部 蒙特威爾第《波佩亞的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