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瀕臨的海洋和河流有哪些
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亞穆納河。
恒河,。恒河是印度最長的河流,,發(fā)源自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冰川,流經(jīng)北方邦、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最后通過孟加拉國,注入到廣闊的印度洋,。是印度人民的母親河,,恒河全長約2510公里,流域面積91萬多平方公里,。
布拉馬普特拉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是一條國際河流,在中國境內(nèi)稱作雅魯藏布江,,是我國西藏人民的母親河,。流入印度后,布拉馬普特拉河長約644公里,。
印度河,。印度河也是一條國際河流,源頭位于中國西藏的阿里,。
亞穆納河,。亞穆納河是印度北部的一條重要河流,全長約1370公里,,流域面積達到了36.6萬平方公里,,起源于北阿坎德邦的喜馬拉雅山冰川,在“圣城”安拉哈巴德注入恒河,。
2. 印度瀕臨的海域
《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
在實踐中,,目前絕大多數(shù)沿海國(110國)的領(lǐng)海寬度為12海里。但仍有一些國家的領(lǐng)海寬度不是12海里,,有的國家采用低于12海里的領(lǐng)海寬度,如3海里,、4海里,、6海里等;有的國家的領(lǐng)海寬度高于12海里,,如20海里,、35海里、50海里,、200海里等,。
各國宣布的領(lǐng)海
各國宣布的領(lǐng)海寬度:
3海里(約旦、帕勞等國),、
4海里(挪威,、芬蘭 2國)、6海里(土耳其、希臘等 4國),、
12海里(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泰國,、阿爾及利亞,、埃及、扎伊爾,、蘇丹,、摩洛哥等世界多數(shù)國家)、
20海里(安哥拉),、
30海里(尼日利亞,、多哥)、
50海里(馬達加斯加,、坦桑尼亞,、喀麥隆、岡比亞 4國),、
70海里(毛里塔尼亞),、
100海里(塞內(nèi)加爾)、
200海里(阿根廷,、巴西,、秘魯、塞拉利昂,、貝寧等 14國)
3. 印度瀕臨的海洋和河流有哪些呢
印度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亞穆納河,納巴達河,哥達瓦利河,克里希納河,馬哈納迪河等.
印度河流眾多,按水源和地勢可分成三大水系喜馬拉雅山水系,;半島高原區(qū)水系;沿海岸地區(qū)水系.主要河流有:
恒河,次大陸最大河流,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岡戈冰川,全長2700公里,有支流10余條,流域總面積達106萬平方公里,注入孟加拉灣.
布拉馬普特拉河,全長113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58萬平方公里,在印度境內(nèi)段落為720公里.亞穆納河,恒河最大支流,全長1380公里.
納巴達河,全長1310公里,流域面積9.8萬平方公里.
哥達瓦利河,全長1400公里,流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
克里希納河,全長1400公里,流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
馬哈納迪河,全長858公里,流域面積13萬平方公里.
塔普提河,全長約720公里,總面積為6.5萬平方公里.
4. 印度瀕臨的海洋是什么
200 多萬平方公里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印度的國家管轄區(qū)域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印度對管轄海域內(nèi)的生物和非生物資源擁有專屬管轄權(quán),。印度還是第一個國際海底“先驅(qū)投資國”,,可以開采加工數(shù)萬平方公里的深海底區(qū)域的多金屬結(jié)核資源。
5. 印度鄰近的海洋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印度的國家管轄區(qū)域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印度對管轄海域內(nèi)的生物和非生物資源擁有專屬管轄權(quán),。印度還是第一個國際海底“先驅(qū)投資國”,,可以開采加工數(shù)萬平方公里的深海底區(qū)域的多金屬結(jié)核資源。
1995年6月,,印度加入《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按照公約規(guī)定,,印度可主張海域面積高達220萬平方公里,大陸架面積約150萬平方公里,,從而造成與鄰國復(fù)雜的海洋劃界爭端,。雖然問題復(fù)雜,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通過與周邊國家談判,,成功解決了大部分海洋邊界問題,包括馬爾代夫(1976年),、斯里蘭卡(1974年和1976年),、印度尼西亞(1974年和1977年)、泰國(1978年和1993年)和緬甸(1986年)(表1),,以及與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1976年),、印度尼西亞和泰國(1978年)、緬甸和泰國(1993年),。
6. 印度瀕臨什么洋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于南亞次大陸,,是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印度的陸上邊界相臨的國家有中國、巴基斯坦,、不丹,、錫金、阿富汗,、孟加拉國等,。
印度東、西,、南三面臨海,,東為孟加拉灣,西為阿拉伯海,,但都屬于印度洋,,不是太平洋。
印度不瀕臨太平洋,!
7. 印度瀕臨的海洋和河流有哪些特點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xiàn),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qū)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于蒸發(fā)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后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后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如今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后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略多于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杰赫勒姆河與杰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杰河合計水量構(gòu)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馀部分,。大量的地理與歷史證據(jù)表明,,自文明發(fā)端以來--至少從4,000年以前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時代以來--印度河從南旁遮普至海濱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徑流一部分來自高山融雪,,一部分來自季風(fēng)降雨,前者變化較少,,后者隨氣候而變化,,但年徑流量的變化也不大,據(jù)1940-1975年的統(tǒng)計,,印度河(不包括薩特萊杰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達2297.20億立方米,,以1974-1975年最小,,為1184,64億立方米,。徑流的年內(nèi)變化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占全年的84%。
據(jù)1924-1978年實測資料統(tǒng)計,,印度河干支流發(fā)生了多次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為:1955年薩特萊杰河洪峰流量16891立方米/秒,,其支流比阿斯河最大洪峰流量14160立方米/秒。1955年拉維河,,洪峰流量19244立方米/秒,;1957年杰納布河瑪沙拉站洪峰流量31120立方米/秒;1929年杰赫勒姆河曼格拉站洪峰流量31120立方米/秒,;1942年印度河上游洪峰流量23122立方米/秒,;1973年杰納布河洪峰流量28300立方米/秒,印度河下游洪峰流量30500立方米/秒,,巴基斯坦淹地360萬公頃,,受災(zāi)人口800萬。1976年印度河下游,,蘇庫爾站洪峰流量33988立方米/秒,,相當(dāng)于50年一遇洪水。1976年洪水淹沒了809萬公頃土地,,沖毀房屋1000萬間以上,,死亡425人。
8. 印度的鄰國及瀕臨的海洋
中國,、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國。
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
9. 印度瀕臨的海洋和河流有哪些地方
印度東臨孟加拉灣,。
孟加拉灣,印度洋北部一海灣,,西臨印度半島,,東臨中南半島,北臨緬甸和孟加拉國,,南在斯里蘭卡至蘇門達臘島一線與印度洋本體相交,,經(jīng)馬六甲海峽與暹羅灣和南中國海相連。面積217萬平方公里,。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于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gòu)成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占全國總?cè)丝诘?6.3%,。
10. 印度的主要河流及注入的海洋
印度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亞穆納河,,納巴達河,哥達瓦利河,,克里希納河,,馬哈納迪河等。 印度河流眾多,,按水源和地勢可分成三大水系喜馬拉雅山水系,;半島高原區(qū)水系;沿海岸地區(qū)水系,。
主要河流有:恒河,,次大陸最大河流,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岡戈冰川,,全長2700公里,,有支流10余條,流域總面積達106萬平方公里,,注入孟加拉灣,。布拉馬普特拉河,全長113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58萬平方公里,,在印度境內(nèi)段落為720公里。亞穆納河,,恒河最大支流,,全長1380公里。納巴達河,,全長1310公里,,流域面積9.8萬平方公里。哥達瓦利河,,全長1400公里,,流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死锵<{河,,全長1400公里,,流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
馬哈納迪河,,全長858公里,,流域面積13萬平方公里。塔普提河,,全長約720公里,,總面積為6.5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