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地域類型
海洋在水平方向從光照看主要分為透光帶,、微光帶和無光帶三層.
海洋在深度方向看主要分為1上層水團2.躍溫層3.深層水團,。
1.上層水團的海水受到風吹的作用,,而產(chǎn)生浪和洋流兩種之波動,,這使得上層的海水得以充分混合。浪的大小當然決定於風吹襲的強度,。波浪的大小可以從幾公分的漣漪,,大到暴風雨時,高達30公尺的狂濤,。除了波浪的高度外,,波浪的波長也很重要,像地震,、海底火山爆發(fā)所產(chǎn)生的海嘯,,對海岸環(huán)境的破壞相當嚴重。
2.所謂斜溫層,,是指某區(qū)域的海水溫度變化量大於其上層的海水區(qū)域,,往往是 魚群喜愛的藏匿位置,。
3.深層水團的流動非常緩慢,,通常需要數(shù)百年的時間才能越過整個海盆。例如:北大西洋深層水團自冰島附近下沉后,,在南極附近浮上重見天日所需的時間約需數(shù)百年左右,。
2. 海洋的地形區(qū)域
1、亞洲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太平洋西岸,,位置大約北緯60°5′~南緯1°17′,。地勢呈現(xiàn)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主要以高原、盆地,、平原為主,。氣候類型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亞洲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動,,大部分注入太平洋,。
2.歐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大西洋東岸,,歐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 40°N與北極圈之間,。地勢呈現(xiàn)南高北低,地形復雜多樣,,主要以山地和平原為主,。歐洲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氣候類型主要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歐洲大部分河流向北流動,,注入大西洋或北冰洋。
3.非洲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間,,北臨地中海,,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位置大約西經(jīng)17°-東經(jīng)19° 北緯32°-南緯34°,。地勢呈現(xiàn)東南高,西北低,,地形主要以高原為主,。氣候類型主要以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高原高山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非洲河流大部分向西北方向流動,注入地中?;蚣t海,。
4.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太平洋東岸,,大西洋西岸,。位置大約25oN—85o N,20oW—170oW,。地勢呈現(xiàn)西高東低。氣候類型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北美洲河流大部分向西流動,,注入大西洋。
5.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太平洋東岸,,大西洋西岸。位置大約西經(jīng)34°46′,南緯7°09′,。地勢呈現(xiàn)西高東低,。氣候類型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南美洲河流大部分向西流動,,注入大西洋,。
6.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間,主要位于太平洋,。位置大約從南緯47°到北緯30°,。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亞大陸以外主要以島嶼為主,氣候類型主要以海洋性氣候為主,。大洋洲的河流以澳大利亞為例,,主要向東部流動,注入太平洋,。
7.南極洲位于南半球,,四周環(huán)繞著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位置大約60°S-90°S,。南極洲地勢呈現(xiàn)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類型主要以極地氣候和高原高山氣候為主,。南極洲由于氣溫較低,地表沒有流動的液態(tài)水,,無法形成河流,。
3. 海洋區(qū)域劃分
劃分海洋領(lǐng)土有三種方法:
1.鄰海基線:確定方法是按照《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guī)定,,一般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lǐng)?;€的方法:一種是正常基線法,,一種是直線基線法,,還有一種是混合基線法。正?;€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
2.大陸架: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認為是陸地的一部分,。又叫“陸棚”或“大陸淺灘”,。它是指環(huán)繞大陸的淺海地帶。
3.專屬經(jīng)濟區(qū):專屬經(jīng)濟區(qū)是指從測算領(lǐng)?;€量起200海里,、在領(lǐng)海之外并鄰接領(lǐng)海的一個區(qū)域。這一區(qū)域內(nèi)沿海國對其自然資源享有主權(quán)權(quán)利和其他管轄權(quán),,而其他國家享有航行,、飛越自由等,但這種自由應適當顧及沿海國的權(quán)利和義務,,并應遵守沿海國按照《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guī)定和其他國際法規(guī)則所制定的法律和規(guī)章,。
4. 海洋地域類型分布圖
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南北緯40至60度的大陸西岸,除亞洲,、非洲和南極洲沒有外,,其馀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歐洲西部最為典型,。 成因 常年盛行來自海洋的西風,,西岸常有暖流影響,增溫增濕,,西風從暖洋面吹來,,降水頗多。冬季常有溫帶鋒面氣旋來襲,。 特征 冬暖夏涼,,年較差小。全年濕潤有雨,,多冬雨,。全年無干季。 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農(nóng)業(yè) 小麥,、乳畜業(yè) 區(qū)內(nèi)著名城市 巴黎 倫敦 墨爾本 溫哥華
5. 海洋可分為哪四種地形區(qū)域
在地球表面上大陸和洋底呈現(xiàn)為兩個不同的臺階面,,陸地大部分地區(qū)海拔高度在0~1千米,洋底大部分地區(qū)深度在4~6千米,。整個海底可分為三大基本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語有兩種含義:廣義的泛指大陸架和大陸坡以外的整個大洋,,狹義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陸邊緣之間的深洋底,。這里所用為后一種含義。三大地形單元又可進一步劃出一些次一級的海底地形單元
6. 海洋的地理形態(tài)分為哪些
海洋植物指海洋中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以生產(chǎn)有機物的自養(yǎng)型生物,。從低等的無真細胞核藻類到高等的種子植物,,門類甚廣,,共13個門,10000多種,。其中硅藻門最多,,達6000種;原綠藻門最少,,只有1種,。海洋植物以藻類為主。海洋藻類是簡單的光合營養(yǎng)的有機體,,其形態(tài)構(gòu)造,、生活樣式和演化過程均較復雜,介于光合細菌和維管束植物之間,,在生物的起源和進化上占很重要的地位,。海洋種子植物的種類不多,只知有130種,,都屬于被子植物,。可分為紅樹植物和海草兩類,。它們和棲居其中的其他生物,,組成了海洋沿岸的生物群落。此外,,海洋植物還包含海洋地衣,,它是藻菌共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