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變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大氣變暖,,海水位每年都會增長,有的國家或地區(qū)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
2. 海洋對全球變暖的影響
全球變暖對內陸湖影響比較大,,導致內陸湖泊的降水量持續(xù)下降,造成內陸湖泊大量減少,,沙漠面積持續(xù)增加,。
全球變暖對湖泊面積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冰川積雪融化量增大,冰川積雪蘊藏量減少,;冰川積雪分布面積退縮,,雪線上升;地表水增多,,湖泊的數(shù)量增多,;水量增加,湖泊面積擴大,。
3. 全球變暖對海洋微生物的影響
全球變暖主要是溫室氣體在空氣中組分增加,。
有一個地質學術上被公認的觀點:曾經地球是一個冰球,(大冰河時期)赤道都有1km厚冰,。 后來是全球火山,,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積累讓冰球融化,。
即是火山爆發(fā)導致變暖。(正反饋)
樹木光合作用固炭,,及海洋微生物用碳組成外殼,,死后沉積在海底形成巖石。二氧化碳的減少,, 會導致地球變冷,。(負反饋)
4. 海洋變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有哪些
我們常說的洋流其實可以粗略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風直接驅動的上層環(huán)流; 另一部分是由于溫鹽分布不均勻加上海洋內部的動力攪拌而形成的溫鹽環(huán)流,。全球變暖對洋流的影響也也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看,。
首先,全球氣候變暖會影響大氣環(huán)流,,進而影響全球風場的分布,。因為海洋上層的環(huán)流主要靠風場和地球自轉決定,所以氣候變暖可能會直接導致海洋上層環(huán)流發(fā)生變化,。
其次,,全球變暖會導致冰川的融化。隨著大量冰川的融化,,尤其是格陵蘭的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會被輸入到海洋中去,從而導致北大西洋的水變淡,。水變淡之后就比較難沉到海底,,于是溫鹽環(huán)流也會受到影響。一般認為這會導致大洋溫鹽環(huán)流的減緩,,進而減少洋流對兩極的熱量輸運
5. 全球變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一項新的研究警告稱,,全球海洋吸收的熱量遠比人們以前認為的要多得多。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水體對污染的敏感度可能高于預期,這對IPCC 2014年氣候變化評估構成了挑戰(zhàn),。為此,,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和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小組使用了另外一種不同的技術來測量海洋儲存的熱量。
研究由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資助,。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海洋吸收的熱量比過去估算的要多出60%。
6. 海洋變暖的危害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塔拉海洋”項目的分子和成像數(shù)據,,研究了橫跨古菌,、細菌、真核生物和主要病毒分支的浮游生物多樣性的緯度梯度和全球預測因子,。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浮游生物群落的多樣性越往極地越下降,,主要是由于海洋溫度的降低。
對未來的預測表明,,到21世紀末海洋表面的嚴重變暖可能導致溫帶和極地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浮游生物種群的熱帶化,。
這些變化可能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和服務產生多種影響,預計在碳封存,、漁業(yè)和海洋保護等關鍵領域將特別顯著,。
7. 氣候變暖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當人們越來越關注霧霾,對全球變暖這個問題關注度似乎就降低了,。但是從環(huán)境保護方面來說,,霧霾和全球變暖有密切的關系。
過去100多年,,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遠遠超過了自然界固有的變化。而過去50多年,,全球升溫50%以上則由人類活動造成,。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100多年連續(xù)觀測的資料,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在過去100年中大約上升了0.7~0.8度,。
全球氣候變暖并不僅僅是指大氣全球溫度變暖,,而是指全球氣候系統(tǒng)變暖。什么是全球氣候系統(tǒng)?地球的氣候系統(tǒng)是由五個圈組成的,,大氣圈,、水圈,包括海洋,,冰雪圈包括冰山凍土和南北極冰態(tài),,生態(tài)圈和陸地表面。所謂全球變暖不僅大氣圈升溫,,而是整個氣候系統(tǒng)全部變暖,。比如海洋吸收熱量后,海水膨脹導致海平面溫度上升變暖,。表層海水溫度也上升,,溫度上升結果造成了海平面上升。冰凍圈變暖,,表現(xiàn)為南北極冰蓋的冰量都在減少,,釋放到海洋中。
這三個圈層變暖,,導致生物多樣性發(fā)生變化,。很多人說物種在減少。但生物學家們認為并非如此,。因為海洋熱液里,,還不斷有新的微生物發(fā)現(xiàn),。只能說已知的物種發(fā)生了變化。
現(xiàn)在很多人認為,,霧霾與全球變暖沒有關系,,甚至有人說在大的時間維度上,地球并沒有變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地球和太陽的溫度周期確實是10萬年才一個周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地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溫度變化并不大。而且地球的熱量主要是來自太陽,,根據實測資料和模型演算,,1750到2012年,太陽變動引起地球熱量的變化,,如果用輻射強度來計算,,每平方米熱量贈加了0.05瓦。同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物等人為排放物,,加劇了這種溫室氣體造成的輻射,,給地球每平方米的熱量帶來的變化數(shù)值是2.29瓦。
這種熱量的變化使得地球的整體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加強了地球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又通過整個環(huán)境系統(tǒng)使得霧霾更嚴重,。
溫室效應由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學者在1829年前后提出,。1750年人類工業(yè)化以來,大氣中每一百萬個分子在1750年時就有375個二氧化碳分子;而2013年二氧化碳的分子達到了393個,,增加了41%,。這部分增量來自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來自中國,。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也是燃煤大國。去年中國的人均消耗品標準煤是7噸左右,,全世界的平均值在2012年是4.88噸,。而上海則超過了美國的平均值,。單位GDP產能消耗的能量是日本的5倍,美國的4倍,。
在20年前,,我們在氣候變化談判時總是提責任是公平而有區(qū)別的。因為西方國家在1750年就開始工業(yè)化了,,而二氧化碳又是很穩(wěn)定的“長壽氣體”,它可以在大氣當中存活幾百年到兩三千年,。但是,,現(xiàn)在卻不能再這么說了。
除了二氧化碳增加對霧霾的影響以外,,中國還是一個季風國家,,每年都有大量的沙塵傳播過來,因此中國不可能跟北歐完全一樣,,空氣潔凈度達到那么高,,但是像現(xiàn)在這樣PM2.5經常爆表卻也是不正常的。因此解決霧霾問題和解決全球變暖問題也是密切相關的,。
8. 海洋變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論文
據了解,,布勒克教授1931年出生于美國芝加哥市,1959年加入哥倫比亞大學后,,大部分時間都在紐約的帕利塞茲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被科學界譽為“氣候科學的祖父”。1975年,,布勒克教授在一篇論文中正確的預測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會導致明顯的全球變暖”,并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提出了“全球變暖”這一概念,。
由于受到當時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很少有人愿意傾聽他的這一觀點。布勒克并沒有放棄,,而是堅持向公眾和政策制定者傳達“全球變暖”的潛在后果,,憑一己之力推廣“全球變暖”的理論。后來的監(jiān)測結果也證明了他理論的正確性——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
為了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lián)合國專門制訂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fā)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fā)展中國家,。發(fā)達國家轉讓給發(fā)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zhàn),。
與此同時,“全球變暖”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不斷提高,,“低碳出行”“綠色生活”等新的理念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9. 全球變暖會導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嗎
1,、南極的企鵝——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作為高原大陸的南極洲,,沿海為數(shù)不多的低地將被海水淹沒,,而這些土地歷來是企鵝繁衍生息的地方,這對企鵝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2,、北極熊——許多北極熊生活的空間位于終年封凍的北冰洋洋面上,全球變暖將使海冰融化,,使北極熊失去容身之所,。
3、南北極地區(qū)海域中的大量喜寒動植物將在升溫的海水中滅絕,。而這些動植物本身是企鵝,、北極熊的食物。食物的短缺,,將加速企鵝,、北極熊的滅亡。
4,、高山上的喜寒動植物,,將同樣面臨滅絕的危險。青藏高原上的牦牛,,身上濃密的毛本來是御寒的,,全球變暖后,他們很可能成為溫柔的殺手,,包括牦牛在內的多數(shù)喜寒物種進化以適應自然的速度將遠低于升溫的速度,。等待他們的將是死亡。
5,、珊瑚等海洋底棲生物,,它們主要分布于大陸架海區(qū),水深不超過200米,陽光充足,,餌料豐富,,但隨著海平面的上升,海的深度加大,,過招減弱,,海底水溫下降,珊瑚將大量死去
6,、全球變暖,,將使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區(qū)變得更加干旱,這也將使某些生物滅亡,。
10. 海洋變暖持續(xù)將會怎樣
全球變暖會導致極地冰川融化,,極地冰川融化能使海水鹽度降低,不過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鹽度都會下降,。
當冰川消融或者冰蓋大規(guī)模融化時,大量淡水注入大海中,,會改變洋流的流速,、流向,甚至使洋流消失,。如果洋流消失了,,那么就無法將淡水運送到其他海域。因此大量冰川融水流入海中,,它們可能只是降低靠近極地的局部海域的鹽度,,對遠離極地的海域沒有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