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海洋包圍的大塊陸地叫什么
不是的陸地(Land)地球表面未被水淹沒的部分叫陸地,,由大陸、島嶼、半島和地峽幾部分組成。它的平均海拔高度為875米。人們在陸地上繁衍生息,,用智慧和雙手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建設(shè)美好的家園。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沒的部分,。包括大陸和島嶼??偯娣e1.49億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積的29.2%。面積廣大的陸地稱大陸,,全球有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洲大陸,、南美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南極洲大陸等六塊,總面積為1.391億平方公里,,約占陸地總面積的93%,;四周被海水包圍的小塊陸地稱島嶼,總面積為97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總面積的7%,。陸地大部分分布于北半球,島嶼多分布于大陸的東岸,。陸地表面起伏不平,,有山脈、高原,、平原,、盆地等,。
2. 海洋被陸地包圍著對(duì)嗎
第一階梯:西藏自治區(qū),青海
第二階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山西省,,四川省,貴州省,,重慶市,,云南省,陜西省,,
第三階梯:除以上的省外
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種多樣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huán)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2.山區(qū)面積廣大 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qū),。中國山區(qū)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征。山區(qū)面積廣大,,給交通運(yùn)輸和農(nóng)業(yè)發(fā)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qū)可提供林產(chǎn)、礦產(chǎn),、水能和旅游資源,,為改變山區(qū)面貌、發(fā)展山區(qū)經(jīng)濟(jì)提供了資源保證,。
3.地勢西高東低 呈階梯狀分布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
地勢的第一級(jí)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與東部邊緣分布有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是地勢一,、二級(jí)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二級(jí)階梯上分布著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其東面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是地勢二,、三級(jí)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三級(jí)階梯上分布著廣闊的平原,,間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過北緯32°線,,自西向東作一幅中國地形剖面圖,,從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東部平原,,西高東低,呈階梯狀逐級(jí)下降的地勢特點(diǎn)十分明顯,。
從中國陸地的第三級(jí)階梯繼續(xù)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淺海大陸架,這是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較緩
山脈 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山脈構(gòu)成中國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qū)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中國山脈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為5種情況,。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臺(tái)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弧形山系由幾條并列的山脈組成,,由基本上東西走向轉(zhuǎn)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脈為喜馬拉雅山,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邊界上,,綿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2.高原 中國有四大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jí)階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各異,。
3.盆地 中國有四大盆地,它們多分布在地勢的第二級(jí)階梯上,,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其特點(diǎn)也不相同。
此外,,著名的吐魯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勢第二級(jí)階梯上,,它是中國地勢最低的盆地(-155米)。
4.平原 中國有三大平原,,它們分布在中國東部地勢第三級(jí)階梯上,。由于位置、成因,、氣候條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
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連,,土壤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農(nóng)耕區(qū)。除此以外,,中國還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臺(tái)灣西部平原等,,它們也都是重要的農(nóng)耕區(qū),。
3.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著
我們把面積廣大的陸地叫作大陸;而把面積較小的陸地叫作島嶼在地球上,被海洋包圍著的大面積的陸地叫做洲,。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gè)大塊和無數(shù)小塊,其中面積廣大的陸地稱為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三面臨海,一面連接大陸的陸地叫半島.
4. 被海洋包圍英文
大西洋被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所包圍,。大西洋洋面狹長,呈S形,。以赤道為界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大西洋海岸曲折,屬海和島嶼眾多,。
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北以冰島-法羅島海丘和威維爾-湯姆森海嶺與北冰洋分界,南臨南極洲并與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經(jīng)線同太平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jīng)線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過南,、北美洲之間的巴拿馬運(yùn)河與太平洋溝通,東部經(jīng)歐洲和非洲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通過地中海,,以及亞洲和非洲之間的蘇伊士運(yùn)河與印度洋的附屬海紅海溝通,。
5. 幾乎被海洋包圍的大洋
被三個(gè)大洋包圍的大洲有三個(gè):亞洲、北美洲和南極洲,。
亞洲東鄰太平洋,,南瀕印度洋,北靠北冰洋,;
北美洲東鄰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靠北冰洋,;
南極洲則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圍,。
其他的四個(gè)大洲則都是瀕臨兩個(gè)大洋,如:歐洲只瀕臨大西洋和北冰洋,;非洲只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美洲只瀕臨太平洋和大西洋;大洋洲則只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
6. 被海洋包圍的大洲
南極洲地處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和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yùn)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非洲地處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亞洲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鄰歐洲,。
擴(kuò)展資料
南極洲簡介
南極洲,環(huán)繞南極的大陸,。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圍,,邊緣有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爾海等,。南極洲由大陸,、陸緣冰、島嶼組成,,總面積1424.5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陸面積1239.3萬平方公里,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公里,,島嶼面積7.6萬平方公里,。全境為均勻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均勻海拔最高的.
7. 幾乎被海洋覆蓋的板塊是哪個(gè)板塊
答案D本題考查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塊為太平洋板塊,,其他版塊海陸兼?zhèn)?。因此,答案D,。
8. 地球上被海洋覆蓋的面積是多少
地球總表面積 :5.11億平方千米,,地球陸地面積 1.49億平方千米,,(約為地球表面積的29%) ;地球海洋面積 3.62億平方千米,,(約為地球表面積的71%) ,。
9. 地球上被海洋包圍的大塊陸地叫做什么
細(xì)分共有五種:
1、大陸架
大陸架,,是大陸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在過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陸架常常露出海面成為陸地、陸橋,;在間冰期(冰川消退,如現(xiàn)在),,則被上升的海水淹沒,,成為淺海。
2,、大陸坡
大陸坡介于大陸架 和大洋底之間,,大陸架是大陸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陸坡是聯(lián)系海陸的橋梁,,它一頭連 接著陸地的邊緣,一頭連接著海洋,。
3,、大陸基
大陸基又稱“大陸隆”、“陸基”,,是大陸坡坡麓附近各種碎屑堆積體的聯(lián)合體總稱,。它一部分迭置在大陸坡上,另一部分覆蓋著大洋底,,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5000米的地方,。
4、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稱為中央海嶺,,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中洋脊為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huán)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êX)。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5、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體,,約占海洋總面積的45%,,其周邊有的與大陸裾相鄰,有的直接與海溝相接,。其中主要部分是水深在4000~5000m的開闊水域,,成為深海盆地。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成為深海平原,,其坡度一般小于1/1000,,甚至小于1/10000,是地標(biāo)最平坦的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