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活化石的動物有哪些
大熊貓,、中華鱘、拉蒂邁魚,、揚子鱷,、蟑螂等。
1,、大熊貓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
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xiàn)于晚中新世,,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森林里,。在距今6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貓的發(fā)展到了它們種群的鼎盛時期。
2,、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400-500公斤,。平時,中華鱘棲息于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
3、拉蒂邁魚,,總鰭魚類分兩支,,一是骨鱗魚類,一是空棘魚類,,而骨鱗魚類的成員當時被認為與“從水到陸”有關,。
此前,,人們只知道總鰭魚類的化石代表,從未見過現(xiàn)生標本,,而今卻突然冒出了原被認為早在距今1億2千萬年前(白堊紀早期)就已絕滅了的空棘魚類的現(xiàn)生代表——活化石,。
4、揚子鱷或稱作鼉,,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生存數(shù)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5、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xiàn)于地球上,。我們發(fā)現(xiàn)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fā)現(xiàn)的蟑螂,,與你家櫥柜中的并沒有多大的差別。
2. 海洋獨特活生物化石
人們發(fā)現(xiàn)喜馬拉雅山上有海洋動物化石,,這說明喜馬拉雅山上在遙遠的過去曾經是海洋,,后來由于地殼運動、板塊擠壓成為陸地,,并且形成高大的山脈,。
3. 海洋活化石鱟
沒有關聯(lián)。
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鱟是螯肢類的動物,,非常的原始。而鱟蟲則是甲殼動物中的切甲亞綱的一類物種,。
鱟,,俗稱鱟帆,亦稱東方鱟、中國鱟,,別名“兩公婆”,。屬節(jié)肢動物,肢口綱,,劍尾目,,鱟科。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鱟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印度洋君島和東南亞海域多藻類的沙質海底,。我國浙江以南淺海中均產,。
鱟蟲,,背甲目,,鱟蟲科,鱟蟲屬,,為淡水生甲殼類動物,。目前世界上有記載鱟蟲共四種,日本已發(fā)現(xiàn)三種,,即美國鱟蟲,,亞洲鱟蟲(和歐洲鱟蟲)。鱟蟲是典型的水底棲居動物,,主要食有機體的碎屑,,或者捕捉小的水生物和它們的幼蟲。鱟蟲的卵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怕干旱,,池塘水和湖水干枯許多年以后它們的卵還會存活,等有水時還會孵化出來,。它的卵屬于休眠卵,,可在地下休眠1-25年不等。鱟蟲從不咬人,,無毒無害,,還可以清除稻田的雜草。
4. 有哪些海洋動物被稱為活化石
海洋中的活化石鱟【hou】,。鱟和大名鼎鼎的三葉蟲輩分相同,,早在4億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鱟就生活在海洋里了,。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鱟的同伴們不是滅絕就是進化,只有鱟這個倔強的怪家伙,經歷了億萬年的滄桑,,依舊保持著最初奇怪的模樣,,活到了今天
鱟也叫馬蹄蟹,是肢口綱劍尾目的海生節(jié)肢動物,,它的身體是青褐色或暗褐色的,,有著像鎧甲一樣的硬殼。鱟有四只眼睛,,其中兩只是復眼,,頭胸甲前端有兩只小眼睛,但是它們只是用來感知亮度的,。鱟喜歡吃蠕蟲和軟體動物,,因為數(shù)量越來越少,所以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實行重點保護,。
為什么在億萬年間,鱟可以保持原樣幸運地存活下來呢,?奧秘就在于,,鱟的身體結構具有非常強的適應性。它不僅可以調節(jié)自身來適應外界變化,,并且鱟從幼體到成年都有著屬于自己的一套非常完美的保護措施,。每到繁殖季節(jié),鱟都會聚在一起,,產下大量的卵,,這樣可以抵御鳥類捕食帶來的傷害。等到新生的鱟安全地度過幼體期,,它們會在嚴寒來臨時扎進土里,,吃沙蠶或者貝類,過冬的同時又抵御了外敵攻擊,。成年后的鱟,,更能憑借厚厚的“鎧甲”來躲避傷害。另外,,鱟的鰓葉和肝的特殊結構,,也保證了鱟可以很好地適應外界變化,成為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數(shù)億年的活化石
5. 海洋活化石魚
深海龍魚 雖說深海一片漆黑,但是依舊存在著許多的深海未知巨型恐怖生物,也不妨礙孕育出某些天生就流光溢彩的生物,。水下1000米,基本就伸手不見五指了,。而很多深海生物都有夜間游到海面進食的習慣。這些生物靠什么判斷是否快到達海面了呢?一般是依靠依稀的月光和星光,。但是難免有些粗心的旅客在中途誤上了深海龍魚的車,成為了它的盤中餐,。
皺鰓鯊 它被科學家們認為是一種活化石。它們的體長為兩米,但仍能捕殺較大的獵物。它與其它鯊魚物種不同,擁有獨特的前顎結構,針狀牙齒可以幫助它們捕食軟體魷魚,這是它們的主要食物,。據說但是潛水員們發(fā)現(xiàn)這個深海未知巨型恐怖生物的時候還嚇了一跳,一度以為是一條大的海蛇,直到最后科學家們確定了它的身份,。
短腳雙眼鉤蝦 短腳雙眼鉤蝦并不巨大,體長在2-5厘米之間,身體呈灰白色,接近于漂白色,它們具有一種怪異的習性——以椰子殼等木質為食,這種蝦與普通的蝦不一樣,長相十分怪異,在海洋深處就像一個幽靈蝦般的存在。
無臉魚 由于深海中漆黑一片,幾乎什么也看不見,很多生物的眼睛都漸漸退化,。但沒想
6. 海洋活化石的動物有哪些名字
??皇巧汉鳎钪幕罨褪躯W鵡螺,。
7. 活化石海底動物
第一種就是鴨嘴獸,。大約在2500萬年前,鴨嘴獸在地球上涌現(xiàn),,它作為一種哺乳動物,,雖然并沒有進化完成,但它的生活習性卻很有特色,,面貌也長得很特殊,。它已經有了上千萬年的歷史,至今都沒有滅絕,,可見它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很多生物為了生存被迫改變身體的各項機能,,為的就是能夠生存延續(xù)下去,,鴨嘴獸已是為數(shù)不多的史前生物。
第二種生物就是娃娃魚,。娃娃魚并非真正的魚類,,它經常生活在淡水湖泊中,是一種兩棲動物,,它艱難的生存了1億6500萬年,,比恐龍還要久遠,不過如今人類的行為已經使娃娃魚的生活環(huán)境遭到破壞,,很多娃娃魚被人工養(yǎng)殖,,幾乎瀕臨滅絕
最后一種就是考拉??祭€有另一個別稱,,那就是樹袋熊,它的長相非??蓯?,憨態(tài)可掬。根據相關的化石研究,,差不多2500萬年前,,澳洲大陸上出現(xiàn)考拉的祖先,那時候的考拉并不是生活在樹林中,而是居住在熱帶雨林中,,它的動作遲緩
8. 海洋活化石的動物有哪些呢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遠在二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的祖先就開始出現(xiàn)了,,和當時遍布世界的蕨類植物相比,它還是高等植物,。到了一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已和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一樣遍布世界各地,后來,,絕大部分銀杏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只在我國部分地區(qū)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至今,,成為稀世之寶,。
銀杏樹分雌雄,雄的銀杏樹,,只長雄性的花,,雌的銀杏樹,只長雌性的花,,受精后才會結出圓圓的白果,。
銀杏是裸子植物銀杏綱惟一存留下來的一個種。浙江天目山一帶尚可見到野生銀杏,。因此,,銀杏有“活化石”、植物中的“熊貓”之稱,。
銀杏樹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并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
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拔,、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藥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捎^。
水杉
水杉為落葉,、針葉大喬木,。它以樹姿優(yōu)美,,枝葉繁茂,葉色多變而獨具一格,,被列為古稀名貴植物之一,,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水杉,,這個經歷了第四紀冰川浩劫的珍貴孑遺植物,,它生長迅速,10年左右就高達10余米,,一般20年便可成材,。材質輕軟,紋理通直,,結構細密,,是造船、建筑,、橋梁,、農具和家具的良好材料,又是造紙工業(yè)的好原料,。
水杉不僅是珍貴的“活化石”,,而且它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廣泛的適應性,生長迅速,,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種,,不但已在我國各地廣為栽培,世界很多國家也爭相引種栽培,,使這珍貴的樹木在全球范圍內生生不息,。
珙桐
學名:Davidia involucrata英名:Dovetree別名:水梨子,、鴿子樹科名:珙桐科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葉互生,紙質,,寬卵形,,邊緣有尖鋸齒?;s性,,由多數(shù)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ㄆ?月~5月,。花形似鴿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鴿子的翅膀,,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芭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盛花時猶如滿樹群鴿棲息,,被世界上譽稱為“中國鴿子樹”,。核果肉質,橢圓形或矩狀卵形,,表紫色,,有黃褐色小斑點。果期9月~10月,。
繁栽要點:可用播種,、扦插及壓條繁殖。播種于10月采收新鮮果實,,層積處理后,,將種子用清水洗凈拌上草木灰或石灰,隨即播在3cm~5cm深的溝內,。
幼苗階段需搭棚庇蔭并保持苗床濕潤,。扦插宜用嫩枝作插穗,于5月~7月進行,。高壓可于春季在一年生健壯枝條的基部進行,。苗木移栽宜在落葉后或翌春芽苞萌動前進行。起苗時不可傷根皮和頂芽,,對這長側根,、側枝可以適當修剪,栽植時要求穴大底平,,苗正根展,,并灌足定根水。
應用價值
珙桐為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療養(yǎng)所、賓館,、展覽館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義。材質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香果樹
學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英文名:Henry Emmenopterys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落葉喬木,。葉對生,,有柄;葉片寬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全緣,;托葉三角狀卵形,,早落。聚傘花序排成項生的圓錐花序狀,;花大,,淡黃色,有柄,;花萼小,,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脫落性,,在一花序中,有些花的萼裂片的1片擴大成葉狀,,白色而顯著,,結實后仍宿存;花冠漏斗狀,,有絨毛,,頂端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于房2室,,花柱線形,,柱頭全緣或2裂,胚珠多數(shù),。蒴果長橢圓形,,兩端稍尖,成熟后裂成2瓣,;種子極多,,細小,周圍有不規(guī)則的膜質網狀翅,。
僅1種,,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及西南諸省,。
動物物種
中國“活化石”
在中國被譽為“活化石”的動物有:
國寶大熊貓,、水中“活化石”中華鱘等。其中以大熊貓最為出名,。
大熊貓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xiàn)于晚中新世,,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森林里。在距今6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貓的發(fā)展到了它們種群的鼎盛時期,,它們廣泛分布于中國的南部、中部,、西部,,向北直達今天的河北境內,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群落",。和它同時代的動物,,由于地質與氣候的強烈簸動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劍齒象,、劍齒虎都變成了化石,,而大熊貓能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主要因為它們在環(huán)境的變化中改變著自己,,所以才沒有從生物圈的鏈條上消失,,從而成為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動物活化石。
在動物學上,,大熊貓屬食肉目,。熊貓從分類上講屬于哺乳綱食肉目動物,但食性卻高度特化,,成為以竹子為生的素食者,。大熊貓主食竹子,也嗜愛飲水,,大多數(shù)大熊貓的家園都設在溪澗流水附近,,就近便能暢飲清泉。大熊貓性情溫順,,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或其它動物,。大熊貓的視覺極不發(fā)達。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陜西省的個別崇山峻嶺地區(qū),,數(shù)量十分稀少,,屬于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稱為“國寶”,。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動物協(xié)會選為會標,,而且還常常擔負“和平大使”的任務,,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渡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大熊貓身體胖軟,,頭圓頸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壯,,身長約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體重可達100-180千克,。特別是那一對八字形黑眼圈,,猶如戴著一副墨鏡,非常惹人喜愛,。
大熊貓的祖先是食肉動物,,現(xiàn)代大熊貓卻偏愛吃素,主要以吃箭竹為生,。一只成年的大熊貓每天要吃20千克左右的鮮竹,。有時,它也會開一次“葷”,,捕抓箭竹林里的竹鼠美餐一頓,,甚至大搖大擺闖入居民住宅,偷吃食物,。大熊貓性情孤僻,,喜歡獨居,晝伏夜出,,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常常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搬家。春天一般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夏天遷到竹枝鮮嫩的陰坡處,,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溫暖的向陽山坡上,準備度過漫長的冬天,。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貓的繁殖季節(jié),,雄、雌大熊貓難得同居在一起,。但5月一過,,便又各奔東西。雌性大熊貓懷孕4-5個月左右,,就急著尋找樹洞或石穴作為“產房”,,它每胎產1-2仔。剛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當于媽媽體重的1‰,。可是,,一個月后體重可達2千克,,3個月就能長到五六千克。熊貓媽媽常把小熊貓摟在懷中,,輕輕撫摸,,外出時也把它銜在嘴里,或用背馱著,,親親熱熱,,形影不離。等到小熊貓五六個月大時,,媽媽就開始教它爬樹,、游泳、洗澡和剝食竹子等本領,。兩年后,,小熊貓才離開母親,開始獨立的生活,。大熊貓的壽命一般為20-30年,。
大熊貓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約在一百萬年前,,它們遍布我國的陜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區(qū),在云南,、四川,、浙江、福建,、臺灣等省也有它們的蹤跡,,留下來的數(shù)量很少,成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的珍貴的“活化石”,。
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沒有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陜西,、甘肅部份地區(qū)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shù)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shù)量在不斷減少,。
根據科學統(tǒng)計有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這就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許多困難,。
在動物學上,,大熊貓屬食肉目。據考證,,大熊貓的古代名稱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萬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萬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貓已經廣布于我國南半部,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今天該動物群的許多種已經絕滅,,而大熊貓卻一直活下來,所以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