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外發(fā)明海洋裝置的故事
水母耳是科學家根據水母預測風暴的特點,設計出一種靈敏的風暴警報儀.
水母,又稱海蜇,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就漂浮在海洋里.這種低等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發(fā)展了一套預測風暴的報警裝置,每當風暴來臨前就游向大海避難去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與海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頻率為8赫茲-13赫茲,傳播比風暴,、波浪的速度快).
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此次聲波人耳是無法聽到,小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fā)現,水母的共振腔里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小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來臨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內的聽石時,聽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于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模擬海蜇感受次聲波的器官,科技人員設計出一種"水母耳"儀器,可提前15小時左右預報風暴.它由喇叭、接受次聲波的共振器和把這種振動轉變?yōu)殡娒}沖的轉換器以及指示器組成.將這種儀器安裝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做360°旋轉.當它接收到8赫茲-13赫茲的次聲波時,旋轉自動停止,喇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風暴將要來臨的方向.指示器還可以告訴人們風暴的強度.
2. 老外發(fā)明海洋裝置的故事有哪些
清末海軍第一艦—"海圻"號巡洋艦,。
海圻號的來歷
清朝自從被西方打開了國門后,,也愈發(fā)開始重視起海軍的建設來。在其后的幾十年中,,清政府通過洋務運動,不斷的采買,、引進外國技術逐步建立了一支號稱亞洲最強的海軍艦隊,。不過,這種虛幻的榮光很快被殘酷的事實打破,,1883年中法戰(zhàn)爭,,福建水師全軍覆沒;1894年,,北洋水師也在甲午戰(zhàn)爭中重蹈覆轍,。遭遇沉重打擊后,意識到現代海軍重要性的清政府頂著割地賠款的巨大經濟壓力開啟了第二輪購艦計劃以重整海防,?!昂[摺碧栄惭笈灳褪窃谶@個歷史背景下,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
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先后向英德兩國訂購各型軍艦43艘。其中,,最大的當屬在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的兩艘穹甲快船(即防護巡洋艦),。這兩艘防護巡洋艦艦長132.3米,寬14.3米,,吃水6.1米,,標準排水量4300噸,,安裝有8座鍋爐,2臺往復式蒸汽主機,,總功率1.7萬馬力,,最大航速24節(jié)。武備為8英寸(203毫米)主炮2門,,4.7英寸(120毫米)副炮10門,,3磅炮(47毫米炮)12門,2磅炮(37毫米炮)4門,,魚雷發(fā)射架7具,。全艦官兵共計445人,單艘造價220萬兩白銀(合32.8萬英鎊),。這兩艘分別被命名為“海圻”和“海天”的防護巡洋艦于1896年開工建造,,1898年下水,1899年交付清政府,。至此,,誕生于清末的海軍第一艦“海圻”號開始了自己傳奇而又動蕩的一生。
回國即參戰(zhàn)
1899年“海圻”號巡洋艦剛回到中國就碰上了三門灣事件,。
當年2月意大利王國向清政府提出租借浙江三門灣作為軍事基地的要求,,遭到拒絕后,立即派出數艘軍艦在三門灣附近游弋并做出進攻姿態(tài),,以此威脅清政府妥協,。而這一次,清政府沒有再向往常一樣軟弱妥協,,在摸清了意大利的底牌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態(tài)度后,,強硬的拒絕了意大利的所有要求。恰巧這個時候,,由英國訂購的“海圻”,、“海天”號巡洋艦返回中國,海軍實力大增的清政府直接將其派往沿海地區(qū),。包括“海圻”號在內的清軍水師主力,,在浙江沿海與意大利軍艦展開對峙。10月底,,占不到任何便宜的意大利終于放棄租借要求,,軍艦撤離中國。三門灣事件以罕見的清朝勝利而告終,。
本來訂購“海圻”號重建海軍在清廷內部還頗受質疑,,但甫一回國就碰上了這樣的外交事件,從事實上證明了海軍在國防中的重要性,,“海圻”號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當時清朝政府外交中的明星,。
避戰(zhàn)八國聯軍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軍艦云集大沽口,。這時的清政府已出現政權不穩(wěn)的跡象,,重建后的北洋水師不愿再次重蹈覆轍,主力開往山東沿海避戰(zhàn),,“海圻”號也在其中,。在山東沿海待命時,“海圻”號還救助了一艘在附近觸礁擱淺的美國戰(zhàn)艦,,為此海圻艦管帶薩鎮(zhèn)冰受到了美國國會的感謝,。不久,包括“海圻”在內的北洋水師全部開往東南沿海參與“東南互?!边\動,。八國聯軍撤走后,清政府對北洋水師的避戰(zhàn)行為大為不滿,。1909年,,清朝重整海軍,將合并所有水師,,并重新分為巡洋艦隊和長江艦隊,,“海圻”號成為巡洋艦隊的主力艦之一。
孤艦“海圻”
1904年,,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旅順地區(qū)爆發(fā)戰(zhàn)爭,。宣布中立的清政府為以防萬一,急命“海天”號巡洋艦由煙臺趕往江陰裝運軍火,。結果“海天”號在長江口外因船速過快直接撞上了礁石,大量海水從被撞出的艦體破口處涌入艦內,,數個小時后艦尾部分就沉入了水中,。由于撞擊猛烈,“海天”號的沉沒速度超出了眾人預料,,當打撈船到達出事現場時,,整艦已基本沉入水中,失去了打撈價值,,只得拆除艦上還可使用的機器設備和槍炮彈藥等剩余物品,。昔日曾經的主力艦,就此完全報廢,。
根據《中國海軍海上失事全紀錄》記載:“‘海天’艦(北洋海軍巡洋艦,,當時中國最大之軍艦)在江蘇鼎星島遇霧觸礁失事,艦體整個坐礁,,艦首上揚,,艦尾沒入水中而報廢,,當時管帶為劉冠雄?!?/p>
“海天”號沉沒后,,“海圻”號成為舊中國唯一的一艘大型巡洋艦。
出訪南洋
20世紀初的南洋已經有大量的華人華僑在此定居,、經商,,因為勤勞肯干、富有頭腦,,南陽的華人華僑大多居于上層地位,。將此作為殖民地的西方國家為了利益,故意扶持當地人打壓華人,,因此南洋地區(qū)的華人華僑的生存地位一度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
1907年,為加強同南洋的聯系,,清政府特組織“海圻”號搭載著農工商侍郎楊士琦前往菲律賓考察,。聽聞這一消息后,當地華人受到極大鼓舞,,自發(fā)組織準備迎接“海圻”號的到來,。當海圻艦進入靠岸后,各地區(qū)的華人傾巢而出,,歡迎和參觀號稱海軍第一艦的“海圻”號巡洋艦,。馬尼拉的華人商會更是興奮不已,設宴款待全艦官兵,。
海圻艦的到訪也引起了當地總督重視,,楊士琦甚至受到總督的親自接見,用意不言自明,,不過清政府出訪南洋目的已然達到,。“海圻”號的這次南洋之行給當地帶來了巨大影響,,讓在外漂泊的華人感受到了來自祖國的關懷,,也讓當地人意識到了滋生事端的后果。后來,,清政府又多次組織海圻號赴南洋訪問,,在香港、新加坡,、雅加達,、西貢等多地停靠,從側面加深了南洋華人華僑與祖國的聯系,。
拋棄陋習
清朝末年,,中國與西方社會的交流日益加深,西方先進思想的引進在中國社會開始引起討論,,尤以是否剪去辮子只留短發(fā)最為激烈,。在這之前,清朝內部已經有了要剪去辮子的意見,,無奈反對意見太大才一直擱置遲遲沒有行動,。
1911年,清政府受英國邀請派出“海圻”號參加國王喬治五世的加冕典禮,。在前往英國的航行途中,,沒有上峰的管制而又深受西方思想感染的艦隊統(tǒng)領程璧光發(fā)布命令,將艦上所有官兵頭上的長辮剪去,,只留短發(fā),。這一大膽而又叛逆的舉動當即得到全艦官兵的響應,束縛在中國人頭上的陋習第一次以這種公開方式被摒棄并公之于眾,?!昂[摺碧柕呐e動在當時看來大逆不道,但這種順應潮流的做法卻很快引起效仿,,不少開明人士也紛紛效仿,,始于清朝初期這一習俗終于走到了盡頭。
剪掉辮子的艦員
環(huán)球航行+炮艦外交
1911年6月24日,,“海圻”號作為受邀方之一,,參加了英國的海上閱艦式,并受到英國國王和王后的接見,。閱艦式結束后,,“海圻”號又前往美國進行訪問,這是中國軍艦首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經過千里跋涉,,“海圻”號在紐約受到美國方面的隆重接見,在美訪問期間的“海圻”號也同樣受到了當地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要知道這也是中國軍艦第一次到達美洲大陸,等下車中國軍艦??棵绹a頭時,,已經是86年后的1997年了。
訪問美國結束后,,“海圻”號又受命前往古巴和墨西哥,。古巴華人的處境十分艱難,雖在古巴獨立戰(zhàn)爭中出力不小,但得不到應用的重視和尊重,?!昂[摺碧柕竭_哈瓦那后統(tǒng)領程璧光與總統(tǒng)會面,要求古巴公平對待當地華人,,改善華人的境遇,,古巴總統(tǒng)一一應允。海圻艦的這次強硬展示為古巴當地華人華僑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發(fā)生反華排華暴亂的墨西哥,,在聽聞“海圻”號已到達古巴哈瓦那后墨西哥政府便立刻向清政府賠款道歉,同時立即逮捕了反華暴亂的兇手并繩之以法,,鑒于墨西哥政府態(tài)度轉變,,“海圻”號最終沒有駛向墨西哥。這次清政府展開的“炮艦外交”相當成功,,既為當地的華人華僑提供了安全保障,,又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承諾和賠款,算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行動,。
訪問美國時的海圻艦官兵
回國途中舉旗易幟
1911年10月,,“海圻”號巡洋艦在回國途中在英國聽聞辛亥革命,統(tǒng)領程璧光即在全艦官兵的響應下宣布正式改旗易幟,,降下了清政府的青龍旗改為了代表中華民國的五色旗,。此時的“海圻”號尚在國外,由于不清楚國內狀況,,一直沒有動身回國,。直到1912年3月末,滯留在國外的“海圻”號響應民國政府號召,,終于在1912年夏回國,,漂流在外400余天的“海圻”號終于回到祖國。
“海圻”號的這次出行,,算是舊中國時期的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但在這次航行中的傳奇經歷卻是任何其他軍艦所無法比擬的。青龍旗和五色旗
頻繁易主
進入民國后,,“海圻”號雖歸屬民國海軍,,但各派系的輪流登場卻讓這艘巨艦不斷地轉換角色。最早隸屬于袁世凱旗下海軍,,袁世凱病死后歸皖系軍閥段祺瑞所有,,護法戰(zhàn)爭失敗后海圻艦又倒向桂系軍閥,接著又被粵系軍閥陳炯明所得,。
1922年4月,,返回廣州的孫中山授命溫樹德等將領以突襲的方式奪取“海圻”號等多艘軍艦,制造了“奪船事件”,但不久溫樹德背叛孫中山,,率領以“海圻”號為首的艦隊轉投直系軍閥吳佩孚,。直奉戰(zhàn)爭失敗后,“海圻”號又歸奉系軍閥所有,。接著趁1932年奉系內部“嶗山事變”海軍大亂,,“海圻”“海琛”“肇和”三艦又逃回廣東,投奔陳濟棠而去,。在陳濟棠處又待了沒有多久,,“海圻”號上官兵又打算去往他處,遭遇到陳濟棠攔截后,,最終海圻艦沖破阻擋來到香港,。1935年,在蔣介石政府的接應下,,“海圻”號巡洋艦駛往南京,,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頭號主力艦。二十年來六易其主,,“海圻”號的遭遇也將那個時代軍閥混戰(zhàn)政權更迭的光景展現的淋漓盡致,。
程璧光時民國首任海軍總司令,1918年死于暗殺,,這是他率海圻艦出訪美國時的合影
自沉江陰
1937年9月25日,,已經年老失修無法對抗日本海軍的“海圻”號巡洋艦為阻止日軍溯江而上,奉命自沉于江陰,。與海圻艦同沉的還有清政府時期購買的“海琛”“海容”“?;I”三艘老式巡洋艦。至此,,風雨飄搖了三十多年的“海圻”號巡洋艦終于走往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3. 海洋小發(fā)明制作方法
(1)蝙蝠是利用發(fā)射和接受超聲波,即回聲定位的方法來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的,,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fā)明了聲吶. (2)利用聲吶探知海洋深度、獲取魚群信息,,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這是由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故答案為:回聲定位,;聲吶,;信息;超聲波,;能量.
4. 老外發(fā)明海洋裝置的故事簡介
莫爾斯發(fā)明電報的故事
回憶起電為人類服務的歷程,,最早的要算是電報了。有趣的是,,發(fā)明電報的人不是物理學家,,也不是工程師,而是一位畫家,,他的名字叫塞繆爾·莫爾斯,。一個搞美術的,竟成為有線電通信的開創(chuàng)者,,這好像有些不可想象,,讓我們了解一下其中的故事吧! 1832年十月一日,,一艘名叫“薩麗”號的郵船,,滿載旅客和郵件,在法國北部的勒阿弗爾港啟碇,,駛向紐約,。 郵船在浩翰的大西洋上破浪前進,船尾上空飛著海鷗,。這種例行的遠航大多是枯燥無味的,。旅客們或是聊天、下棋,,或是在甲板上眺望無邊的大海,,消磨時光。一天傍晚,,旅客們正在餐廳里準備進餐,,被一個年輕旅客的演說吸引住了。這位青年名叫查爾斯·杰克遜,,他是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醫(yī)生,,但是對電學研究卻有濃厚的興趣。當時,,電磁感應剛發(fā)現不久,,人們對一切有關電磁的現象都覺得新奇。杰克遜向大家展示了一個名叫電磁鐵的新裝置,。這是一個上面繞著絕緣銅線的馬蹄形鐵塊,,當銅線通電的時候,馬蹄形鐵塊就產生了磁性,。杰克遜用孩子般的熱情滔滔地解說著,。 “先生們!”他說,,“請記住,,我們快要利用一種無限的力量了,。最近有實驗表明,繞在鐵芯周圍的導線越多,,磁鐵的吸力就越強,。而且有人已經證明,電能夠神速地通過一段導線,,不管有多長,。科學就要創(chuàng)造出改變我們生活的電的奇跡啦,!” 青年醫(yī)生的話不時被打斷,,餐廳里響起一陣歡呼和熱烈的議論。最后,,演說家被大家抬了起來,。人們都被一種神奇的幻想陶醉了。誰也沒有注意到,,聽眾中有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一言不發(fā)地望著講臺,兩眼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夕陽映照在他的臉上,,象火在燃燒。他的心也在燃燒,。他就是四十一歲的美國畫家塞繆爾·莫爾斯,。
5. 海洋生物發(fā)明
科學家,研究鯊魚發(fā)明了根據鯊魚特征制造的泳衣和潛水艇 鯊魚游泳時主要是靠身體,像蛇一樣的運動并配合尾鰭像櫓一樣的擺動向前推進,。
穩(wěn)定和控制主要是運用多少有些垂直的背鰭和水平調度的胸鰭,。鯊魚多數不能倒退,因此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網這樣的障礙中,,而且一陷入就難以自拔,。鯊魚沒有鰾,所以這類動物的比重主要由肝臟儲藏的油脂量來確定,。鯊魚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說,如果它們不積極游動,,就會沉到海底,。它們游得很快,在水中,,大白鯊可以以43千米的時速穿梭,,但它們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高速。還能潛入1000米深海底,。它們有高度流線,、適合游泳的外型,,全身覆滿了盾鱗,盾鱗除了保護鯊魚免于受傷或者被寄生,,還可以增進它們的流體動力,,讓它們游得更快速。
6. 海洋發(fā)明家手抄報
1,、 選擇一個主題自己制作手抄報 從題目和內容看這幾篇文章如何分類? 歸類一、自然知識+ 科學知識 歸類二,、植物知識+物理現象+天文知識+科學知識 手抄報的主題可以選擇哪一些? 植物的秘密,、花的海洋、世界上有名的發(fā)明家,、游戲的種類,、生活與物理海底世界 根據主題選擇相關的資料2、根據內容選擇資料3,、準備工具4,、動手抄寫 5、 展示自己的手抄報(要求說的要有條理) 6,、 寫作:《教你制作手抄報》 回憶自己制作手抄報的過程,然后集體交流. 總結手抄報的好的方法,教大家一招. 《教你制作手抄報》的寫作格式,、要求、內容: 準備階段:確定手抄報的主題(主題不能太大)——選擇手抄報的內容——準備手抄報的工具 制作階段:設計手抄本的版面——安排內容的位置——動
7. 美國少年發(fā)明清理海洋
無土栽培技術起源是德國科學家,。1859年,,德國科學家沙奇斯和克諾最先試用營養(yǎng)液栽培植物成功。至本世紀50年代,,意,、法、日,、英,、前蘇聯、荷蘭,、瑞典等國均已在園藝生產中使用了營養(yǎng)液栽培法,。
美國則在航空母艦上建造“海上菜園”,常年在海洋上生活的軍職人員也能吃上新鮮瓜菜,。
8. 老外發(fā)明海洋裝置的故事視頻
正常情況下,,我們也是能夠將大海視頻App安裝到我們自身的電視上面的,但前提是我們需要登錄我們自身的帳號會員才能夠進行觀看,。
9. 海洋發(fā)明家的英語
飛機
發(fā)明飛機的故事
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美國的代頓地區(qū),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來到堆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著自制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嘆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 ?/p>
另一個孩子撅著嘴說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接著說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說道:
“對呀,!我們自己也可以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于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飛快地跑去,。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維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起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們的爺爺是個制作車輪的工匠,,屋里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里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干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著制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非常高興地說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
于是,,弟兄倆跑到爺爺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干了起來,。
“不行”媽媽阻止他們說,,“干什么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后才做,!”
弟兄倆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起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后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皨寢專瑒e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么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眿寢寽睾偷亟忉尩?。弟兄倆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畫腳地議論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說道:“誰和我們比賽,!”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說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么,。
萊特兄弟非常高興,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家去了,。
圣誕節(jié)到了,,爸爸也從外地回來。圣誕節(jié)早晨,,爸爸把禮物送給了他們,,兄弟倆急不可耐地打開一看,是一個不知名的玩具,,樣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么也會飛,!”維爾伯有點懷疑。
爸爸笑了一笑,,當場做了表演,。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發(fā)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于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后,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fā)了將來一定制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愿望一直影響著他們。1896年,,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干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后,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制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后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后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于制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并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里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系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后由維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制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并不滿足,。他們想能否制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么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fā)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fā)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后,弟兄倆圍繞發(fā)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于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fā)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fā)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fā)動機。
后來,,一名制造發(fā)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fā)動機。
弟兄倆非常高興,,很快便著手研究怎樣利用發(fā)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終于把發(fā)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不過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fā)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
1903年9月,,萊特兄弟帶著他們裝有發(fā)動機的飛行再次來到吉蒂霍克海邊試飛,。雖然這次試飛失敗了,但他們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過后不久,,他們又連續(xù)試飛多次,不是因為螺旋槳的故障,,就是發(fā)動機出了毛病,,或是駕駛技術的問題。
萊特兄弟毫不氣餒,,仍然堅持試飛,。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蘭萊的發(fā)明家,,受美國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帶有汽油發(fā)動機的飛機,在試飛中墜入大海,。
萊特兄弟得知這個消息,,便前去調查,,并從蘭萊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獲得了很多經驗,,他們對飛機的每一部件作了嚴格的檢查,,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guī)定,,于1903年12月14日,,又來到吉蒂霍克,進行試飛試驗,。
這天下午,,兄弟倆先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在木頭上的鐵軌,,并有一定的斜度,好讓飛機方便地滑行,。接著,,就把他們制造的飛機,,放在鐵軌上面,。
最后是由誰先飛的問題,兄弟倆爭執(zhí)不下,,只好用拋硬幣的方法,,由維爾伯先飛。
維爾伯上機后,,伏臥在飛機正中,,一會兒便發(fā)動飛機,發(fā)動機傳出轟鳴的聲音,,螺旋槳也慢慢地轉了起來。
飛機在斜坡上剛滑行3米,,就掙脫了結在后面的鐵絲,呼嘯著升到空中,。
“飛起來啦!”奧維爾興奮地叫道,。
話音未落,,飛機突然減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分鐘,。
奧維爾趕忙跑上前去。威伯爾已從墮落的飛機里跳了出來,兄弟倆趕緊觀察飛機,,飛機也未受損,。
“是什么問題呢,?”兄弟倆左思右想,,逐一檢查,。發(fā)動機沒毛病,,螺旋槳轉動很好,,技術操作也完全正確?!案绺?,我知道原因了,!”奧維爾滿面笑容地說道: “咱們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離只有3米飛機就起飛了,。而這時螺旋槳的轉動還沒有達到高速,所以一會兒就栽了下來,?!薄皩ρ剑 本S爾伯點頭稱是,,接著說道: “咱們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飛,,而要靠螺旋槳的力量飛上去。這樣吧,,把鐵軌裝在平整的地方再試驗一下,。”
他們連續(xù)工作了三天,,把鐵軌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鐘,天空低云密布,,寒風刺骨,。被兄弟倆邀來觀看飛行的農民凍得直打寒顫,,一再催促兄弟倆快點飛行。
這次由奧維爾試飛,,只見他爬上飛機,,伏臥在駕駛位上,。一會兒,,發(fā)動機開始轟鳴,,螺旋槳也開始轉動,。
突然,,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隨即水平地向前飛去,。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幾個農民高興地呼喚起來,,并且隨著維爾伯,,在飛機后面追趕著。
飛機飛行了30米后,,穩(wěn)穩(wěn)地著陸了,。維爾伯沖上前去,激動地撲到剛從飛機里爬出來的弟弟身上,,熱淚盈眶地喊道:“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45分鐘后,,維爾伯又飛了一次,,飛行距離達到52米,又過了一段時間,,奧維爾又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了59秒,距離達到255米,。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飛行成功,,萊特兄弟把這個消息告訴報社,可報社不相信有這種事,拒不發(fā)布消息,。萊特兄弟并不在乎,。繼續(xù)改進他們的飛機。不久,,兄弟倆又制造出能乘坐兩人的飛機,,并且,在空中飛了一個多小時,。
消息傳開后,,人們奔走相告,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讓萊特做一次試飛表演,。
1908年9月10日這天,天氣異常晴朗,,飛機飛行的場地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人家興致勃勃,等待著萊特兄弟的飛行,。
10點左右,,弟弟奧維爾駕駛著他們的飛機,在一片歡呼聲中,,自由自在地飛向天空,,兩支長長的機翼從空中劃過,恰似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
人們再也抑制不住他們的激動心情,,昂首天空,呼喚著萊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夢想終于變?yōu)楝F實,。
飛機在76米的高度飛行了1小時14分,并且運載了一名勇敢的乘客,。當它著陸之后,,人們從四面八方圍了起來。過后不久,,萊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一家飛行公司,同時開辦了飛行學校,,從這以后,,飛機成了人們又一項先進的運輸工具。
10. 關于海洋的小發(fā)明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
這種低等動物有預測風暴的本能,,每當風暴來臨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難去了。原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 (頻率為每秒8—13次),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這種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小小的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fā)現,,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于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受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yè)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11. 關于海洋的發(fā)明
科學家從以下動物身上得到了啟示發(fā)明了:
一,、烏賊與側壁氣墊船
魷魚是一種神奇的海洋動物,,被稱為海洋火箭。它的最高時速可達150公里,,這主要取決于它的結構簡單和安全可靠的高速水射流推進器,。它被模仿成一個側壁氣墊船,帶有噴水推進器,,每秒可達40米,,能夠在低于一米深的淺水中加速。
二,、魚兒與船
魚有在水中自由移動的能力,。人們模仿魚的形狀造船,,用槳模仿魚鰭。傳說早在大禹時代,,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就看到魚用尾巴在水里蕩來蕩去,,把木槳放在船尾。經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船舶逐漸變?yōu)闄┖投妫岣吡舜暗膭恿?,掌握了船舶的轉向手段,。這樣,即使在翻滾的河流中,,人們也能使船只自由航行,。
三、蝴蝶與衛(wèi)星控溫系統(tǒng)
當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太空中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時,,衛(wèi)星上的各種精密儀器儀表很容易“烘烤”或“凍結”,。蝴蝶的體表上長出一層薄薄的鱗片,用來調節(jié)體溫,??茖W家們仿照蝴蝶翅膀的結構,為人造衛(wèi)星的太陽能表面設計加載了一種和蝴蝶鱗片相仿的控溫系統(tǒng),。
四,、蒼蠅與照相機
美國斯坦福大學電腦科學系華人博士生吳義仁,與幾名研究員創(chuàng)制出手提“光場相機”又稱蠅眼照相機,。蒼蠅的每只小眼能獨立成像,,并能迅速地分辨物體的形狀和大小??茖W家模仿蒼蠅的復眼,,制成了“蠅眼”照相機。
這種照相機的鏡頭由1329塊小透鏡組成,。它還可以拍攝電影的特技畫面,,使電影產生神奇的效果。昆蟲的復眼是由千萬個小眼組成的,,由于小眼之間的相互抑制,,使眼具有突出影像的邊框、增大清晰度的功能,。
五,、長頸鹿與宇航員
長頸鹿之所以能將血液通過長長的頸輸送到頭部,是由于長頸鹿的血壓很高,。據測定,,長頸鹿的血壓比人的正常血壓高出2倍,。這樣高的血壓為什么不會導致長頸鹿患腦溢血而死亡呢?這和長頸鹿身體的結構有關,。長頸鹿血管周圍的肌肉非常發(fā)達,,能壓縮血管,控制血流量,。
科學家由此受到啟示,,在訓練宇航員對,設置特殊器械,,讓宇航員利用這種器械每天鍛煉,,以防止宇航員血管周圍肌肉退化;在宇宙飛船升空時,,科學家根據長頸鹿利用緊繃的皮膚可控制血管壓力的原理,,研制了飛行服“抗荷服”??购煞习灿谐錃庋b置,,隨著飛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