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藻類含量如何檢測的
是的,與光的穿透力有關!
藻類的顏色由自身色素不能利用的顏色來體現(xiàn),!
每一種海藻都有其固定的潮位,,主要和所含色素的種類與含量比例有關,,不同色素所須的光線波長不同,隨著光線強度及光質的變化,藻類的分布也受影響。一般在較陰暗處或深海中,,藻紅素與藻藍素比葉綠素更能有效地吸收藍、綠光,,故只含葉綠素及胡蘿卜素的綠藻,,其棲息地多靠近水淺之處。而低潮線附近及深海部分則多為紅藻類,。
2. 藻類檢測步驟
首先要把載玻片放入片夾上,,移動橫向縱向推進器,把樣品移入視野中間,。
1.光線的調節(jié)(調光旋鈕,、聚光器的升降,光闌珊大?。?;
2.雙目鏡---雙眼看;
3.10倍鏡---調節(jié)清晰(粗準焦螺旋先找到生物面),,轉換到40倍(細準焦螺旋)輕微調一下;
4.換樣品---轉到10倍鏡,,拿下載玻片從新制片在重復上述調節(jié)步驟看清藻類,。
5.顯微鏡歸位--載物臺落下,轉換器換到4倍鏡,,或者沒有鏡頭的位置,。
ps.建議從10倍開始看,4倍小,,對藻類不熟悉,,不容易找到生物面,。找到生物面這步非常重要。如果10轉到40,,轉不過去,,說明找的不對。
3. 海洋藻類作用
最早的生命——細菌與藍藻
大約35 億年前,,在原始海洋里,,生命奇跡般地出現(xiàn)了。此后近30 億年,,單細胞生物主宰了地球,,最早的單細胞生物是藍藻。單細胞生物是一種與外界有一膜之隔的簡單生物,,它在生物界中屬于最低等,、最原始的生物,包括所有的古細菌,、真細菌和原生生物,。其中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就是藻類,。所以,,在生命演化史上這個時期被稱為藻類時代。
4. 海洋藻類的分類
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shù)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它們一般被認為是簡單的植物,主要特征為:無維管束組織,沒有真正根,、莖、葉的分化現(xiàn)象;不開花,無果實和種子;
海洋中的藻類約有1000多種,,我國沿??晒┦秤玫暮T寮s50余種,食用最多的是海帶,、紫菜,、裙帶菜等。
海藻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與較多的多糖纖維素,,也含有少量脂肪,、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
5. 藻類檢測方法
顯微計數(shù)法 顯微計數(shù)法是目前通用的浮游藻類計數(shù)方法,。根據(jù)《內陸水域浮游植物監(jiān)測技術規(guī)程》(SL733-2016)的規(guī)定,采集1000 mL水樣,加入固定劑后在實驗室內靜置24-48h,用虹吸管緩慢吸走上清液,定容至30 mL,。
然后取濃縮后的樣品經具有經驗的實驗人員在鏡下觀察浮游藻類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鑒定種類,計數(shù),計算藻密度和優(yōu)勢種。
6. 海洋海藻
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shù)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它們一般被認為是簡單的植物,主要特征為:無維管束組織,,沒有真正根,、莖、葉的分化現(xiàn)象,;不開花,,無果實和種子;生殖器官無特化的保護組織,,常直接由單一細胞產生孢子或配子,;以及無胚胎的形成。
7. 海洋 藻類
海洋中的微型藻類可以非常高效的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通過海洋中的食物鏈不斷傳遞,,最后形成豐富的漁業(yè)資源。光合作用通常是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
綠色植物利用太陽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機物質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釋放出能量,。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對西方消費者而言,可食性海洋藻類的味道是阻礙其成為功能食品成分的最主要因素,。而通過對海洋藻類進行提取,,就像提取巖藻多糖一樣,能夠有效解決,,但是這種方法會將很多其他功能成分棄置一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從理論上來講,,諸如此類的大型海洋藻類能夠減少海洋中活性氧(ROS)的含量從而恢復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平衡,。大型海洋藻類中所發(fā)現(xiàn)的絕大部分抗氧化活性物質主要屬于以下幾類,包括類胡蘿卜素,、酚類化合物,、藻青素、多酚類化合物,、硫酸鹽類化合物,、多糖類化合物以及維生素類物質等。
8. 海洋藻類主要分為哪幾種
藻類在海洋生物資源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比較常見的藻類主要包括:藍藻中的地木耳,、發(fā)菜、葛仙米,、大螺旋藻,;綠藻中的綠紫菜、苔菜,、石莼,;紅藻中的紫菜、石花菜,;褐藻中的海帶,、裙帶菜。大多數(shù)海藻性甘,、味寒,、屬咸,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佳肴,。
9. 海藻含量測定
首先,,葉面噴施海藻肥的濃度要適中,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養(yǎng)分進入葉片的速度和數(shù)量,,隨溶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濃度過高容易發(fā)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一般大中量元素(氮磷鉀鈣鎂硫)使用濃度在500倍至600倍,微量元素鐵,、錳,、鋅的使用濃度在500倍至1000倍。海藻肥葉面噴施2000倍稀釋,。
其次,,葉面噴施海藻肥時間要適宜。葉面施肥時,,濕潤時間越長,,葉片吸收養(yǎng)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況下保持葉片濕潤時間在30分鐘至60分鐘為宜,,因此葉面施肥在傍晚無風的天氣進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噴肥,,會降低溶液的濃度,,影響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進行葉面追肥,,因為養(yǎng)分易被淋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若噴后3小時遇雨,待晴天時補噴一次,,但濃度要適當降低,。再次,噴施要均勻,、細致,、周到。葉面施肥要求霧滴細小,,噴施均勻,,尤其要注意噴灑生長旺盛的上部葉片和葉的背面。
噴施海藻肥的次數(shù)不應過少,,應有間隔,。作物葉面追肥的濃度一般都較低,每次的吸收量是很少的,,與作物的需求量相比要低得多,。因此,葉面施肥的次數(shù)一般不應少于2至3次,。同時,,間隔期至少應在一周以上,噴灑次數(shù)不宜過多,,防止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