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表層海水溫度變化示意圖
海水溫度是海水的一個重要的理化指標,。海水溫度實際上是度量海水熱量的重要指標,。每天海水溫度都會隨著太陽的輻射而發(fā)生變化。大洋表層水溫每天變化很小,。一般不會超過0.4℃,。淺海的海水表層每天的溫度變化較大,,常常可以達到3到4℃以上,。海水表層溫度的每日變化會通過海水向更深層海水傳導,,不過影響的最大深度不會超過50米。
表層水溫的每日變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現(xiàn)的時間與太陽的輻射強度有直接的關(guān)系,。每天中午12點左右是每天太陽輻射最強的時候,,海水的最高溫度一般會在午后2點左右出現(xiàn);每天夜間海水的溫度都會降低,,到凌晨4點海水的溫度會下降到全天最低點,。
為什么每天海水的溫度變化總是滯后于太陽輻射的變化呢?因為太陽輻射的熱量大部分用于蒸發(fā)海水,,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升高水溫,,由于海水的比熱比空氣大得多。因此,,水溫上升的過程十分緩慢,,出現(xiàn)了海水溫度最高值比太陽輻射最強時間滯后的現(xiàn)象。同樣,,海水降溫的過程也進行得比較緩慢,,形成了最低水溫要比太陽輻射的最弱時間晚得多得現(xiàn)象。
每年海洋表層水溫總是受到太陽輻射,、海流和盛行風變化的影響,。赤道和高緯度海區(qū)表層水溫的年變化相對比較小,一般為1到2℃,,中緯度變化最大,,尤其史在北緯35度附近,表層水溫年變化可以達到12℃,。表層以下各層水溫的年變化比較小,。海水越深,水溫越低,,而且深層海水的水溫年變化幅度也越來越小,。不過,在大洋底層的海水由于受到地殼內(nèi)巖漿活動的影響,溫度會出現(xiàn)異常的變化,。
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達19.1℃,,印度洋次之,,達17.0℃,大西洋最低,,為16.9℃,。水溫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處的水溫約為4~5℃,,2000米處為2~3℃,,深于300D米處為1~2℃。占大洋總體積75%的海水,,溫度在0~6℃之間,,全球海洋平均溫度約為3.5℃。海水溫度還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變化和不規(guī)則變化,。海水溫度常作為研究水團性質(zhì),、鑒別洋流的基本指標。研究海水溫度的時空分布及其變化規(guī)律,,不僅是海洋地理學的重要內(nèi)容,,而且對漁業(yè)、航海,、氣象和水聲等學科也有重要價值,。
zhichi
2. 海洋表層水溫分布特點
海水與溫度的特點是:
一、白天吸熱,,晚上放熱,;
二、夏季海洋溫度低于陸地,,冬季海洋溫度高于陸地,。根據(jù)這兩個特點,,我們可以知道,,到了太陽落山以后,,海水的溫度是緩緩降低的,一直到第二天太陽升起才開始吸收熱量,,溫度開始升高,。所以,,海水表層溫度的最低時間應該是太陽升起之前,也就是早上6點鐘左右吧,,具體要看是什么緯度的地方,。
3. 海洋表層海水溫度變化示意圖圖片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塔拉海洋”項目的分子和成像數(shù)據(jù),研究了橫跨古菌,、細菌、真核生物和主要病毒分支的浮游生物多樣性的緯度梯度和全球預測因子,。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浮游生物群落的多樣性越往極地越下降,,主要是由于海洋溫度的降低。
對未來的預測表明,,到21世紀末海洋表面的嚴重變暖可能導致溫帶和極地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浮游生物種群的熱帶化,。
這些變化可能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和服務產(chǎn)生多種影響,預計在碳封存,、漁業(yè)和海洋保護等關(guān)鍵領(lǐng)域?qū)⑻貏e顯著,。
4. 海洋表層海水水溫分布規(guī)律
世界海洋的水溫變化一般在-2℃—30℃之間,其中年平均水溫超過20℃的區(qū)域占整個海洋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范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水深350米左右處,。
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恒溫層。但隨深度增加,,水溫逐漸下降(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到2°—-1℃,。
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1、緯度:不同緯度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則溫度不同,。全球海水溫度分布規(guī)律:由低緯度海區(qū)向高緯度海區(qū)遞減。
2,、洋流:同緯度海區(qū),,暖流流經(jīng)海水溫度較高,寒流流經(jīng)海水溫度較低,。
3,、季節(jié):夏季海水溫度高,冬季海水溫度低,。
4,、深度:表層海水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1000米以內(nèi)變化較明顯,1000米——2000米變化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溫狀態(tài)
5. 海洋表層鹽度的緯度分布圖
海洋溫度是由赤道→兩極遞減(低緯度接受的太陽輻射大)
海洋的鹽度是由南北緯30°向兩邊遞減(為什么這樣呢,南北緯3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副高地區(qū),這里降水量<蒸發(fā)量,而赤道附近是降水量>蒸發(fā)量,雖然赤道附近溫度高是必然的但是雨林的氣候給了其極大的降水補充,大量的淡水河的淡水注入,;高緯度地區(qū)呢是由于降水量<蒸發(fā)量,那為什么還是鹽度低呢?拿北半球說把,高緯度地區(qū)有大量的淡水河注入,也就是蒸發(fā)量<注入量)
海水表層鹽度分布規(guī)律:
1、南北方向:自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qū)向兩側(cè)的高緯度,、低緯度海區(qū)遞減.
其中副熱帶海區(qū)地處副熱帶高壓帶,蒸發(fā)大于降水,因此鹽度較高,;赤道附近海區(qū)地處赤道低壓帶,降水大于蒸發(fā),因此鹽度較低;自副熱帶向高緯度海區(qū),溫度逐漸降低,蒸發(fā)逐漸減少,鹽度也逐漸降低.
2,、東西方向:一般受洋流影響.
暖流流經(jīng)海區(qū),鹽度較高,寒流經(jīng)過海區(qū),鹽度較低.
大洋中部鹽度居中.
比如北太平洋中低緯度海區(qū),大洋西岸為日本暖流,鹽度較高,大洋東岸為加利福尼亞寒流,鹽度較低.
其他影響鹽度的因素還有,淡水匯入.各大河流入??谔?鹽度都較低.如亞馬孫河、剛果河,、長江,、密西西比河等.
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區(qū)是紅海,一是因為當?shù)氐靥幐睙釒Ш^(qū),二是因為當?shù)刂車鷰缀鯖]有淡水匯入.
世界鹽度最低的海區(qū)是波羅的海,一是因為當?shù)氐靥幐呔暫^(qū),二是因為當?shù)刂車写罅康畢R入.
6. 海洋表層海水溫度與洋流關(guān)系示意圖
在遠離陸地的大洋中,海水溫度分布主要受緯度位置影響,。在靠近海岸的海域,,海陸分布可以影響海水的溫度??拷懙氐暮S蛴心媳狈较蛄鲃拥难罅?,海陸之間存在熱力差異,氣溫與水溫相互影響,。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高于其他各大洋。年均溫在20℃以上的洋面約占太平洋總面積的88% ,其中年均溫在25℃以上的面積約達35%,。太平洋與其他大洋一樣,,其海水溫度升高的熱力來源主要是太陽輻射,因此,,表層海水水溫分布理應呈與緯線平行的帶狀分布,。
但由于有陸地的存在、洋流性質(zhì)的不同,、氣壓風向的不一樣,,使表層水溫分布另有特點。 從高低緯度來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溫為25℃~28℃,,愈向高緯水溫愈低,等溫線走向基本上與緯線一致,。
從東西部來看,,在南北緯40°間,東部等溫線受寒流影響向低緯彎曲,,西部等溫線受暖流影響向高緯彎曲,,即東部沿岸水溫低于同緯度西部
沿岸之海水溫度,;在北緯40° ~60°,東部沿岸海水等溫線受暖流影響向北彎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響而向南彎曲,,即東部沿岸的海水溫度高于同緯度西部沿岸海水溫度,。
而且在北緯45。~50°和南緯50° ~60°,,海水等溫線的分布特別密,,這主要是寒暖流交匯處溫差變化大的緣故。從南北太平洋來看,,南太平洋表層水溫要低于同緯度北太平洋表層的水溫1℃ ~2℃,,這主要是海陸分布形勢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響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極影響大的緣故,。
從太平洋冬夏水溫變化來看,太平洋西部,,由于受亞洲大陸的季風和人海徑流水溫的影響,,表層水溫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冬冷,、夏熱,。
7. 海洋表層海水溫度變化示意圖片
世界海洋的水溫變化一般在-2℃—30℃之間,其中年平均水溫超過20℃的區(qū)域占整個海洋面積的一半以上,。
海水溫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變化和不規(guī)則的變化,,它主要取決于海洋熱收支狀況及其時間變化。
經(jīng)直接觀測表明: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范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水深350米左右處。
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恒溫層,。
但隨深度增加,水溫逐漸下降(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到2°—-1℃,。
海水溫度是海洋水文狀況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為研究水團性質(zhì),描述水團運動的基本指標,。
8. 海洋表層水溫存在日變化一天中海水表層溫度最低時段為
海水底層水的溫度不隨季節(jié)發(fā)生變化,,而是隨深度發(fā)生變化,。海水越深,水溫越低,而且深層海水的水溫年變化幅度也越來越小。從表層向深層,水溫漸低,1000米以下的深層海水,經(jīng)常保持低溫狀態(tài),。不過,在大洋底層的海水由于受到地殼內(nèi)巖漿活動的影響,溫度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異常的變化,。
9. 海洋表層洋流分布圖簡圖
海釣如何識別洋流?結(jié)論:需要依靠一定的方法才能識別洋流,。解釋原因:洋流是海水隨著一定方向和速度流動的現(xiàn)象,,如果不加以識別將對海釣活動產(chǎn)生影響。一些常見的洋流現(xiàn)象包括水面的漣漪,、海浪的方向和大小等,。此外,洋流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需要考慮流速,、海水溫度、大氣壓力等多種因素,。內(nèi)容延伸:為了更準確地識別洋流,,海釣愛好者可以借助專業(yè)設備如浮標、探測器等進行識別,,也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觀察天氣和海浪狀況判斷洋流情況,。同時,觀察海洋氣象預報和潮汐預報也能提前預知洋流情況,。在釣魚時識別洋流,,能夠更精準地選取釣點,提高釣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