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里的裂谷叫什么地貌
東非大裂谷其他含義
非洲大陸東部斷裂帶
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wèi)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東非大裂谷素有“地球傷疤”之稱。這條裂谷帶位于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經(jīng)希雷河谷至馬拉維湖(尼亞薩湖)北部分為東西兩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東非大裂谷
外文名
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別名
東非裂谷帶
簡介
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wèi)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東非大裂谷素有“地球傷疤”之稱,。
當乘飛機越過浩瀚的印度洋進入東非大陸的赤道上空時,,從機窗向下俯視,地面上有一條碩大無比的“刀痕”呈現(xiàn)在眼前,,這就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亦稱“東非大峽谷”。據(jù)美國宇宙飛船測量,,大裂谷每年以幾毫米到幾十毫米的速度加寬,。有科學家預言,如果按這樣的速度繼續(xù),,2億年后,,它將撕裂成一個新的大洲。這條長度相當于地球周長1/6的大裂谷,,氣勢宏偉,,景色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地球表皮上的一條大傷痕”,。
地理位置
東非大裂谷的整個形狀可畫成不規(guī)則三角形,該谷寬幾十至二百公里,、深達1000~2000米,,裂谷的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jīng)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直達紅海北端,全長約5800公里,;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jīng)坦噶尼喀湖、基伍湖,、蒙博托湖等,,一直到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谷,全長1700多公里,,是世界最長的不連續(xù)谷,,由探險家約翰·華特·古格里所命名。東非大裂谷的詳細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個點來描述的話,,南點在莫桑比克入??冢鞅秉c則遠到蘇丹約旦河,,北點則可進入死海。中間有相當多個湖泊,、火山群,。這條大裂谷帶是一座天然儲水庫,,集中了非洲大部分湖泊,總共有30多個,。
形成原因
東非大裂谷
據(jù)地質學家考察研究認為,,因為這里處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于兩個板塊張裂拉伸,,使得同阿拉伯古陸塊相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谷。那時候,,這一地區(qū)的地殼處在大運動時期,,整個區(qū)域出現(xiàn)抬升現(xiàn)象,地殼下面的地幔物質上升分流,,產(chǎn)生巨大的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fā)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運動不斷的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chǎn)生,,地下熔巖不斷的涌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巖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峰,,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谷的谷底,,總長6400千米。
東非大裂谷下陷開始于漸新世,,主要斷裂運動發(fā)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錯動時期從上新世一直延續(xù)到第四紀。北段形成紅海,,使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分離,;馬達加斯加島在幾條活動裂谷擴張作用下,也與非洲大陸分裂開,。
裂谷分支
這條裂谷帶位于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經(jīng)希雷河谷至馬拉維湖(尼亞薩湖)北部分為東西兩支,。
東支裂谷帶
東支裂谷是主裂谷,,沿維多利亞湖東側,向北穿越坦桑尼亞中部的埃亞西湖,、納特龍湖等,,經(jīng)肯尼亞北部的圖爾卡納湖以及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的阿巴亞湖、茲懷湖等,繼續(xù)向北直抵紅海,,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約旦谷地,,全長近6000千米。這里的裂谷帶寬約幾十至200千米,,谷底大多比較平坦,。裂谷兩側是陡峭的斷崖,谷底與斷崖頂部的高差從幾百米到2000米不等,。
西支裂谷帶
大致沿維多利亞湖西側由南向北穿過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爾伯特湖等一串湖泊,,一直到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附近,向北逐漸消失,,規(guī)模比較小,,全長1700多千米。東非裂谷帶兩側的高原上分布有眾多的火山,,如乞力馬扎羅山,、肯尼亞山、尼拉貢戈火山等,,谷底則有呈串珠狀的湖泊約30多個,。這些湖泊多狹長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長670千米,,東西寬40-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平均水深達1130米,,僅次于北亞的貝加爾湖為世界第二深湖,。
在肯尼亞境內,裂谷的輪廓非常清晰,,它縱貫南北,,將這個國家劈為兩半,恰好與橫穿全國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亞獲得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稱號:“東非十字架”。裂谷兩側,,斷壁懸崖,,山巒起伏,猶如高聳的兩垛墻,,首都內羅畢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東“墻”上方,。登上懸崖,,放眼望去,只見裂谷底部松柏疊翠,、深不可測,,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拋擲在溝壑中的彈丸,串串湖泊宛如閃閃發(fā)光的寶石,。裂谷右側的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
2. 世界海洋最大的裂谷
加勒比大海溝是位于加勒比海的一個海底深淵。加勒比大海溝是全球最深的海底深淵之一,。它位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間,,是一個橫跨加勒比海東南部的長1800公里的大海溝。它的最深處達到了8105米,,是地球表面大部分物質都無法到達的區(qū)域之一,。加勒比大海溝不僅是一個海洋地質學的研究重點,也是生物學家們的學術熱點區(qū)域,。一些罕見的深海生物可以在這里被觀察到,,在這里還分離出不同的微生物種類。另外,,加勒比大海溝還是海盜傳說和文化產(chǎn)業(yè)中的經(jīng)典場景之一,。
3. 海底的裂縫叫什么
深海熱液又可以被稱為“熱液硫化物”,已是日益受到國際關注的海底礦藏,。
海洋科學家們經(jīng)過實地考察后認為:“熱液硫化物”是海水侵入海底裂縫,,受地殼深處熱源加熱,溶解地殼內的多種金屬化合物,,再從洋底噴出煙霧狀的噴發(fā)物冷凝而成的,,因此它含有銅、鋅,、鉛,、金、銀等多種元素,。
4. 海洋裂流是怎么引起的
判斷海邊有暗流的方法
一,、海水涌動過程中因為海底礁石對海水的阻擋回流作用,會形成暗流,,和表面水流方向不同,。
二、在實驗中可以在水中靜置彩色的絲線,,有暗流時絲線會晃動,,也可以用有色液體標記,。
三、離岸流,,學名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其寬度一般不超過10米,,長度一般在30~50米之間,有的長達700~800米,。這束水流雖然不長,,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達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續(xù)時間為兩三分鐘甚至更長,。
5. 海底最深的裂谷
人類所探索過的海底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至今沒有任何儀器到過,。它的深度是-11034米,。1960年美國的里亞斯特號潛水器下潛深度是10916米,至今無任何一個機器能打破記錄,。
馬里亞納海溝,,又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是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關島的馬里亞納群島的東方,該海溝為兩個板塊輻輳俯沖帶,,太平洋板塊在這里俯沖到菲律賓板塊(或細分出的馬里亞納板塊)之下,。馬里亞納海溝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已經(jīng)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最高處。
6. 海洋里的裂谷叫什么地貌名稱
印度洋的海底地貌,,與其他大洋相比,,表現(xiàn)出復雜多樣的特點。
在印度洋海底中部,,分布著“入”字形的中央梅嶺,。它是由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澳大利亞海丘組成的,,三者在羅德里格斯島交匯,。中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梅嶺的北部分支,由一系列嶺脊組成,,一般高出兩側海盆1300~2500米,,個別出面海面形成島嶼,如羅德里格斯島,、阿姆斯特丹島等,。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叫阿拉伯—印度梅嶺,,再向西延伸進入亞丁灣,與紅海和東非裂谷系統(tǒng)相連,。西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海嶺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經(jīng)愛德華群島后,,稱為大西洋—印度洋海丘,,與大西洋海嶺南端相連。南極—澳大利亞海丘是中央梅嶺的東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島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印度洋中央梅嶺由一系列平行于中脊軸的嶺脊組成,嶺脈崎嶇錯雜,,寬度最大的達1500千米,其間還分布著許多橫向的斷裂帶,。
“入”字形的中央海嶺,,把印度洋分為東部、西部和南部3大海域,。東郊區(qū)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隔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亞海盆和南澳大利亞海盆。這些海盆都比較廣闊,,海水較深,。西部區(qū)域海嶺交錯分布,分隔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馬里海盆,、馬斯克林海盆、馬達加斯加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這些海盆面積較小,,海水較淺。南部區(qū)域地形較為簡單,,有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東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一般深度為4500~5000米,。
印度洋周圍淺海區(qū)域大陸架面積為230萬平方千米,,約占印度洋總面積4.1%,是4個大洋中大陸架面積最小的一個大洋,,而且大陸架普遍比較狹窄,,只是在波斯灣、馬六甲海峽,、澳大利亞北部,、馬來半島西部和印度半島西部邊緣的大陸架寬度較大一些,。大陸坡也不寬,但有一些大陸隆起以及水下沖積錐,。主要的大陸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臺,、莫桑比克海臺、查戈斯拉克代夫海臺等,。水下沖積錐主要分布在恒河和印度河人??诟浇貐^(qū)。此外,,印度洋底還有一個島弧海溝帶,,它自安達曼群島以西,到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以南,是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向歐亞板塊俯沖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溝長4500千米,,深達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深點,。
7. 海洋里的裂谷叫什么地貌呢
海嶺是指太平洋海嶺,。因為太平洋海嶺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全長約8萬公里,,橫跨太平洋底部,,是地球上最活躍的地質構造之一。海嶺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板塊運動所致,,板塊在海嶺處發(fā)生分裂,,形成新的海底地殼,同時也導致了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海嶺的研究對于了解地球的構造和演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太平洋海嶺還是一個重要的海洋資源區(qū),,擁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如錳結核、硫化物,、珊瑚礁等,。同時,太平洋海嶺還是一個重要的海洋環(huán)境保護區(qū),,需要加強對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管理,。
8. 海洋里的裂谷叫什么地貌類型
1. 島嶼地形:冰島周圍散布著很多大小不一的島嶼,海底地形也相對更加復雜,,如外圍島嶼上升的平臺,、島嶼中心的陡峭山丘等,。
2. 海山地形:冰島海域還有眾多海山,也是海底地形的一種常見類型,。有些海山的高度高達2千米以上,,大多數(shù)海山處于水面以下200米左右。
3. 熔巖地形:冰島海底還有很多火山口和熔巖地形,,如冰島南部的海底平原——MID-ATLANTIC RIDGE(中大西洋海脊),,是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的分界線,也是一個熔巖地形較為集中的區(qū)域,。冰島火山頻繁噴發(fā),,也會形成海底熔巖地形。
4. 冰川地形:冰島北部和東部的沿海海域,,是一片冰山和冰川地形,,因此也是海底地形的一種重要類型。
5. 深海平原地形:除了上述類型外,,冰島海底還有許多廣闊的不插電深海平原和海脊,,有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和重要的礦產(chǎn)資源。
9. 裂谷海洋形成的原因
在地球發(fā)展史上,,非洲大陸從東非裂谷這里開始分離,新的海洋在這里孕育胚胎,。據(jù)推算,,近一千萬年來,東非裂谷不斷向兩側擴張,,近二百萬年來平均擴張速度為每年2至4厘米,。有人估計,照這樣的速度發(fā)展下去,,一億年以后,,這里將出現(xiàn)一個新的“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