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正式生效
1994年11月16日,。 按照該“公約”規(guī)定,公約應在60份批準書或加入書交存之后一年生效。從太平洋島國斐濟第一個批準該“公約”,,到1993年11月16日圭亞那交付批準書止,,已有60個國家批準《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這就意味著該“公約”到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我國于1996年5月15日批準該“公約”,是世界上第93個批準該“公約”的國家,。
2.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是迄今為止最詳盡
1500平方公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海洋中間的島嶼,,一個自然島嶼,,可以維持人的自然生存,它同樣可以擁有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qū),。根據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個遠洋小島可劃屬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qū)面積:領海可達1500平方公里(12海里,,22公里,,半徑平方乘以3.14),專屬經濟區(qū)43萬平方公里,。
3.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何時生效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對內水,、領海,、臨接海域,、大陸架,、專屬經濟區(qū)(亦稱“排他性經濟海域”簡稱:EEZ)、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對當前全球各處的領海主權爭端,、海上天然資源管理、污染處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導和裁決作用,。
4.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有何重要意義
量算領海的寬度要有一條起點線,。這條起點線在海洋法中被稱為“領海基線”,。
按照《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guī)定,,一般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海基線的方法:一種是正?;€法,,一種是直線基線法,還有一種是混合基線法,。正?;€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直線基線是指在海岸線極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島嶼情況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島嶼上選擇一些適當點,采用連接各適當點的辦法,,形成直線基線,。混合基線則是交替采用正?;€和直線基線來確定本國的領?;€。
5.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正式生效時間
該“公約”共分17部分,,連同9個附件共有446條,。主要內容包括:領海、毗鄰區(qū),、專屬經濟區(qū),、大陸架、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群島國,、島嶼制度、閉?;虬腴]海,、內陸國出入海洋的權益和過境自由、國際海底以及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huán)境保護與安全,、海洋技術的發(fā)展和轉讓等等,。
6.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有何意義
根據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個遠洋小島可劃屬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qū)面積:領??蛇_1500平方公里(12海里,,22公里,半徑平方乘以3.14),,專屬經濟區(qū)43萬平方公里,。
7.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正式生效日期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已經加入國際海洋法的公約成員國包括了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尼日利亞,、瑞士、芬蘭,、新加坡,、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瑞典、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烏克蘭、愛沙尼亞,、立陶宛以及文萊,。
8.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引入了什么新概念
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
第一次海洋法會議(1958年)通過了《日內瓦海洋法公約》,具體包括四個國際公約,,即《公海公約》,、《大陸架公約》、《領海及毗連區(qū)公約》,、《捕魚及養(yǎng)護公海資源公約》,,結束了整個海洋領域沒有成文法約束的歷史,。
1960年第二次海洋法會議,針對領海寬度問題進行磋商討論,,試圖修改1958年的《日內瓦海洋法公約》,,但最終沒能形成決議。
第三次海洋法會議于1973年開始,,連續(xù)11期共15次會議,,最終在1982年4月通過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下稱“《公約》”),,又按照約文要求,,經過60個國家批準,一年后生效,,這是國際海洋新秩序的開端,。
該公約被世界各國譽為“海洋憲章”,是世界各國對海洋權利主張“妥協(xié)的統(tǒng)一”,,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領海訴求得到了保護,。《公約》是改革舊海洋法,,調整各國海洋權利沖突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協(xié)調了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集中體現(xiàn)在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大陸架的制度化,、國際海底區(qū)域作為全人類共同遺產的制度化等方面?!豆s》確定的“公?!迸c“人類共同遺產”概念為處理資源和空間等歸屬的傳統(tǒng)問題提供了新路徑,對資源與空間的歸屬分別做了規(guī)定,。依據《公約》,,公海成了非主權的自由空間,公海資源屬于全人類共有,。
《公約》創(chuàng)設了諸多規(guī)制各國海洋權利和權力的具體措施,,包括國際海洋法法庭、仲裁,、特別仲裁及談判,、調解等非強制性解決方式,在保障海洋法權實施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島礁,、專屬經濟區(qū)、大陸架等海域爭端提供了依據,。之前的海洋秩序大都由海上軍事力量決定,,而《公約》則是以全球性法律規(guī)則來決定海洋秩序,。
9.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生效時間
1993年2月,在巴黎舉行的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第17次大會上,,葡萄牙政府代表團提出:我們應該有一個國際海洋年,,以此喚起全人類對海洋的關注。大會根據葡萄牙政府代表團的這一提議,,通過了第17號決議,,提請教科文組織向聯(lián)合國大會建議,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隨后在同年11月召開的教科文組織第27屆大會上通過決議,,建議聯(lián)合國大會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
海委會的決議得到了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馬約爾的大力支持,。1994年2月10日,,馬約爾致函聯(lián)合國秘書長,要求與聯(lián)合國秘書長就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一事進行磋商,。這一信函及教科文組織決議在1994年聯(lián)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舉行的實質性會議上進行了審議,,通過了提請聯(lián)大第49屆大會考慮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的決議草案。該決議草案得到聯(lián)大第49屆大會第二委員會的支持,,在其第12項議程中進行審議并得到通過,,并向聯(lián)大提交了“根據經社理事會的決議要求大會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的決議草案”。
1994年12月19日在49屆聯(lián)大即將結束的會議上,,當聯(lián)大主席要求大會就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這一議案進行表決時,,與會代表一致表決支持這項提案,無一票反對,。至此,,49屆聯(lián)大正式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
1998國際海洋年的主題是:“海洋-人類共同的遺產
10.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是在聯(lián)合國主持下
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劃法,,并不完全相同?。?/p>
一般以大陸海岸線為基準向外延伸200海里,。若此范圍未超出大陸架的范圍則以大陸架的范圍為標準,。
《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規(guī)定沿海國可建立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qū)和作為其陸地領土自然延伸的大陸架,對這兩個區(qū)域內的自然資源享有主權權利,,對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的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的建造和使用、對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與保全等事項享有管轄權,,并享有為此而采取一定措施的權利。
目前世界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正?;€法,,一種是直基線法。
1.正?;€法:又叫低潮基線法,,就是以落潮時海水退到離岸邊最遠的那條線作為領海基線,,以此基線為起點,,向外延伸到國家所規(guī)定的領海寬度即為領海線。領海線和領?;€之間的海域就是領海,。海岸平直的國家多采用此法。
2.直基線法:又叫折線基線法,,就是在大陸沿岸突出部或外沿的島嶼上,,選定某些點作為領?;€,,把連接各相鄰基點所得的折線作為領海基線,,以此基線為起點,,向外延伸到國家所規(guī)定的領海寬度即為領海線,領海線和領?;€之間的海域就是領海,。海岸曲折或沿岸多島嶼的國家,多采用此法,。
注:我國也采用直基線法,,又叫折線基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