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航道海圖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圖集叫作《鄭和航海圖》,,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研究資料,記錄下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線,,此圖大約繪成于1425至1430年間,共20頁航海圖,,109條航海線路,。
《鄭和航海圖》原名叫作《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高約20.3厘米,,全長約560厘米,,全圖繪制和標注了沿亞非海岸線的30多個國家,530多個地名,,往返航線50多條,,還標注了當時溫度、牽星方向,、航道遠近,、有無淺灘或者暗礁等信息。此圖也是當時最詳細,,最實用的航海圖,,也代表了當時的中國已經(jīng)擁有了豐富的航海經(jīng)驗和領先的航海技術。
2. 偉大航路海圖
海圖分類海圖按其用途可分為三類:
1,、航用海圖航用海圖按其比例尺不同又可分為四類:
a總圖:比例尺小于1:1 000 000,圖上只記載簡略的岸線,、島嶼、水深點,、重要的航標和港口位置等,。總圖只供遠洋航行船舶研究海區(qū)情況,、擬定大洋航線和制定總的航行計劃使用,。
b航海圖:其比例尺在1:100 000 – 1:750 000之間。圖上較詳細地記載近海航行所需要的燈塔,、燈浮,、無線電助航標志及礙航物等。港灣內及從外??床坏降暮綐藙t不畫出,。航海圖是供近海航行的船舶進行航跡推算和測定船位使用。
c海岸圖:其比例尺在1:25 000 – 1:75 000,,屬于大比例尺海圖,。圖上較詳細地記載了沿岸地形、地物,、水深,、底質、航標,、全部礙航物等資料,。海岸圖是供沿岸航行或通過狹水道和進出港灣錨地時使用,。
d港泊圖:其比例尺在1:1 000 – 1:25 000,。圖上較詳細地記載港灣內水域和陸地的地形、地物、水深,、底質,、航標,、全部礙航物及泊位等資料,。港泊圖是供船舶研究港灣和錨地的地理水文特點,以及掌握水深和底質,,通過港灣內水道和進出港口及錨泊時使用,。
2、航用參考圖標繪有關航海資料供船舶航行參考使用的海圖稱為航用參考圖,,一般不用于航行推算和定位,,如等磁差曲線圖、洋流圖,、氣候圖,、時區(qū)圖等。
3,、專用海圖為航海上某種特殊需要而繪制的海圖稱為專用海圖。例如,,大圓海圖可供繪制大圓航線用,;航路設計圖可供擬定大洋航線時參考;繪有雙曲線位置線圖網(wǎng)的羅蘭海圖,、臺卡海圖,、奧米加海圖等可供作定位用。
3. 世界航道地圖
曼德海峽 ,,位于東經(jīng)43度20分,,北緯12度40分,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海峽寬約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最大,,面積13平方公里,,扼紅海南端的門戶。該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峽中主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95千米,水深33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島,。
4. 國際航道圖
有國際航道。
自90年代初以來,,航行在波羅的海上的輪船急劇增多,。近兩年來,每年航行在波羅的海主航道的輪船已超過4萬艘,。波羅的海有輪渡連通沿岸國家的各大港口,。并通過白海-波羅的海運河與白海相通,通過列寧伏爾加河-波羅的海水路與伏爾加河相聯(lián),。
波羅的海的重要海港有圣彼得堡,、加里寧格勒(俄羅斯)、赫爾辛基(芬蘭),、斯德哥爾摩(瑞典),、哥本哈根(丹麥)、羅斯托克(德國),、格但斯克(波蘭)等,。
5. 世界航線圖 海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據(jù)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jīng)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并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于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并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huán)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偯娣e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稍多一點,。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處達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溝處,。海洋資源豐富,,盛產(chǎn)魚類,捕獲量約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運特別發(fā)達,,東、西分別經(jīng)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貨運量約占世界貨運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嶺。大部處于熱帶,,水面平均溫度20℃一27℃,。其邊緣海紅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資源以石油最豐富,,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chǎn)區(qū),。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的,,是連接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貨運量約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運輸居于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面積約為1479萬平方千米,僅占世界大洋面積3.6%,;體積1698萬立方千米,,僅占世界大洋體積的1.2%;平均深度1300米,,僅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溫度最低的寒帶洋,,終年積雪,,千里冰封,覆蓋于洋面的堅實冰層足有3~4米厚,。每當這里的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隨時隨處可見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隨波飄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龐然怪物,,給人類的航運事業(y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而且,北冰洋還有兩大奇觀,。第一大奇觀:就是那里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連續(xù)暗無天日,恰如漫漫長夜難見陽光,;而另一半日子,,則多為陽光普照,只有白晝而無黑夜,。由于這樣,,北冰洋上的一晝一夜,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