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深的海洋
世界上最深的海
珊瑚海
珊瑚海,,又稱所羅門海,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里。
2. 世界海洋的最深處
沒有
海洋深度分為5個水層:海洋上層(200米以上),、海洋中層(200米?1千米),、海洋深層(1千米?4千米)、海洋深淵層(4千米?6千米),、海洋超深淵層(6千米以下),。
根據(jù)陽光透過的光線強弱劃分,從海洋表面到200米深的水層,,叫做海洋上層,,這里陽光透過海水,水里比較明亮,,海水是蔚,,藍色的;從200米到1000米深的水層,,叫做海洋中層,,這里陽光不能全部透過海水,光線十分微弱,,海水是一片黑藍色,;從1000米到4000米的水層,叫做半深海層,,這里覺察不到一點兒陽光,,一片漆黑,是一個黑暗世界,;4000米以下為深海層,,這里就更加漆黑了,不過半深海層和深海層的魚類大部分都有發(fā)光器官,,以幫助它們在黑暗無光的環(huán)境中覓食和行動,。
3. 世上最深的海洋是
我國頻臨的四大海區(qū)(渤海、黃海,、南海,、東海)中,,最深的是南海。
1,、南海位于菲律賓群島,、加里曼丹島、中南半島和中國大陸之間,,平均水深為1212米,,其最深處在西沙與南沙之間,深達5567米,。
2,、渤海:渤海古稱滄海,是我國的內(nèi)海,。它位于北緯37°11′~41°,,東經(jīng)117°30一122°20′,海面面積約770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26米,。
3、黃海:黃海除東部海域,,因受黃河,、長江等大陸河影響,海水含沙量高,,常呈淺黃色,,故名。它位于北緯31°40′一39°50′,,東經(jīng)119°20′一 126°50′之間,,平均水深為44米。
4,、東海:東海位于北緯23°一33°10′,東經(jīng)117°11′一131°之間,,平均水深為374米,。東海大陸架十分發(fā)育,面積約占整個海域面積的2/3,,最深處達2719米,。
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中國最早發(fā)現(xiàn),、命名和開發(fā)經(jīng)營南海諸島,。中國歷代政府通過行政區(qū)域設(shè)置、軍事巡航,、海難救助等方式,,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進行管轄,。
自宋起,中央政府便設(shè)立了“巡海水師”,,巡轄衛(wèi)戍南海(載《武經(jīng)總要》),。至明清時期,這一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明朝時,,中央政府增置了備倭總兵官、巡道副使,、海防同知等官職,,并在廣東都司下設(shè)立了海南衛(wèi),其下置清瀾,、儋州,、崖州等守御千戶所,擔(dān)負(fù)南海巡轄衛(wèi)戍之責(zé),。
清朝時,,中央政府設(shè)立崖州協(xié)水師營,巡轄南海諸島及其海域,。據(jù)《崖州志》記載:“崖州協(xié)水師營分管洋面,,東自萬州東澳港起,西至昌化縣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里,。
縱觀歷史不難看出,中國不僅是南海周邊各國中最早發(fā)現(xiàn),、命名,、開發(fā)、經(jīng)營南海及南海諸島的國家,,同樣也是最早管轄衛(wèi)戍這一區(qū)域的國家,,且持續(xù)千年而從未中斷。
4. 世界之最深的海洋
最深的海底有11034米,,位于馬里亞納海溝的斐查茲海淵,。
這條海溝的形成據(jù)估計已有6000萬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馬里亞納海溝位于北緯11°20,,東經(jīng)142°11.5,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北起硫磺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
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將不能露出水面,。探測深海的奧秘是極其困難的,。1960年1月,科學(xué)家首次乘坐“的里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首次成功下潛至馬里雅納海溝進行科學(xué)考察,,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對于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的溫度是2℃(在極少數(shù)的海域,,受地?zé)岬挠绊?,洋底水溫可高達380℃)。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深的海底,,科學(xué)家們竟然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只小紅蝦在游動。有的理論認(rèn)為深海海溝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因為地殼的劇烈凹陷,。
5. 世界海洋最深的是
你指的有點寬泛,,主要指海底地貌:
如同陸地上一樣,海底世界有高山,,有平原,,還有深溝峽谷。這個世界并不象人們所想像的或是象表面看起來那樣平緩和寧靜,,相反卻是地球上最活躍最動蕩不安的地帶,。地震火山活動頻繁,形成高山峻嶺,,只不過一切都掩蓋在海水之下進行而已。
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形態(tài)雖然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由大陸架,,大陸坡,島弧海溝,,大洋盆地,,洋中脊(海底山脈)幾個部分組成,。
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海岸線并不是大陸與海洋的分界線,實際上,,在海面以下,,大陸仍以極為緩和的坡度延伸至大約200米深的海底。這一部分就是大陸架——被海水淹沒的濱海平原,,這里成為海洋生物的樂園,,可以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海洋動植物在此處安居樂業(yè),繁衍生息,。
大陸架以下,,是大陸架向大洋底過渡的斜坡,坡度陡然增大,,一般為3-4度,,有的甚至超過10度,水深急劇增加,,一般為200-2500米,。這就是比較狹窄的大陸坡,它的底部才是大陸與海洋的真正的分界線,。
超過大陸坡,,就是深邃的海溝或島弧一海溝系。在此處,,大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以下,,交錯地帶形成了“V”形的海溝,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與相鄰的島弧構(gòu)成了地球上最大的高度差,。例如秘魯-智利海溝深8000米,其背靠的安底斯山海拔6500米以上,,它們之間的交差為14500米,,若不是被海水覆蓋,這將是最雄偉壯觀的景象,!
這一帶由于地處兩個板塊的邊緣,,故地震、火山活動頻繁發(fā)生,,跨過海溝再向海洋深處,,就到了廣闊無垠的大洋盆地。其深度在2500-6000米之間,,大部分是深海平原,,面積占海底總面積的77%,遼闊平坦,,但景色無奇,。在平原的周圍,,分布著綿亙千里的海嶺,陡峭的海山峰和光滑如刀削的平頂山,,其中還有深海谷,,斷裂帶和海槽等,海嶺和海山皆因火山組成,,海山甚至可以露出海面成為島嶼,,如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島。
再深入洋底,,就來到了洋中脊,,與一般海嶺不同,他們是海底擴張的中心,。而且洋中脊是一個世界性體系,,橫貫各大洋,從北冰洋開始,,穿過大西洋,,經(jīng)印度洋,進入太平洋,,逶迤連綿約七萬余公里,,就好像是大洋的脊梁,任何一條陸地山脈都不能與之相媲美,。
各大洋洋中脊的位置均不相同,,大西洋中脊貫穿大洋中部,與兩岸大致平行(中脊各稱由來),,中軸為中央裂谷分開,,兩側(cè)內(nèi)壁陡峻,兩峰嶙峋,,蔚為奇觀,;印度洋中脊猶如“入”字分布在大洋中部;太平洋中脊位于偏東的位置上,。三大洋中脊在南部相互連接,,而北端卻分別伸進大陸。
這就是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