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性氣候的地區(qū)
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南北緯40至60度的大陸西岸,除亞洲,、非洲和南極洲沒有外,,其馀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歐洲西部最為典型,。 成因常年盛行來自海洋的西風(fēng),,西岸常有暖流影響,增溫增濕,,西風(fēng)從暖洋面吹來,,降水頗多,。冬季常有溫帶鋒面氣旋來襲。 特征冬暖夏涼,,年較差小,。全年濕潤有雨,多冬雨,。全年無干季,。 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農(nóng)業(yè)小麥、乳畜業(yè) 區(qū)內(nèi)著名城市巴黎 倫敦 墨爾本 溫哥華
2. 海洋性氣候有幾種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10°之間的低平地區(qū),。
特點: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一般>2000㎜,。
成因:所處緯度低,,長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對流雨旺盛,。
主要分布地區(qū):亞馬遜平原,,剛果盆地及幾內(nèi)亞彎沿岸,馬來群島大部及馬來半島南部,,西印度群島及中美地峽冬部,,澳大利亞東北沿海,馬達加斯加島東部,。五個大洲有,。
自然帶:熱帶雨林帶
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10°~回歸線之間的信風(fēng)帶內(nèi)。
特點:一年內(nèi)有明顯的干濕季節(jié)變化,,月平均氣溫在18℃~30℃之間,,年降水量1000㎜左右。
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和信風(fēng)交替控制,,夏半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為濕季,,冬半年受信風(fēng)控制為干季。
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三大高原的大部分地區(qū)南美洲巴西高原圭亞那高原大部分,,澳大利亞沙漠的東南,,北部外側(cè),北美洲,,墨西哥高原東南部,,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四個大洲有,。
自然帶:熱帶草原帶
熱帶季風(fēng)氣候
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10°~回歸線之間,,大陸東南部,以中南半島,,印度半島最為典型,。
特點:一年中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或涼熱雨三季,,月平均氣溫在20℃~30℃之間,年降水量1500㎜左右,。
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和信風(fēng)交替控制及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fēng)影響,。
主要分布地區(qū):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地區(qū),,菲律賓群島北部,。亞洲,澳大利亞西北沿岸,。
自然帶:熱帶季雨林帶
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15°~30°之間的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
特點:夏熱,東暖,,長年干燥,,月平均氣溫在15℃~34℃之間,年降水量<200㎜,。
成因:終年受副高或信風(fēng)控制,。
主要分布地區(qū):非洲北部和阿拉伯北半島的回歸線兩側(cè),印度和平原,,南非回歸線兩側(cè)的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澳大利亞中西部,智利北部秘魯西岸,,墨西哥高原北部,北美30°左右大陸西岸,。五個大洲有,。
自然帶:熱帶荒漠帶.
亞熱帶
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特點: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最冷月平均氣溫>0℃,年降水量700㎜左右,。
成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fēng)交替控制,。
主要分布區(qū):地中海沿岸地區(qū),非洲西南端,,智利中部,,澳大利亞南部,西南沿海,,美國西南沿海,。六個大洲有。
自然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
主要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
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降水較少,最冷月平均氣溫>0℃,,年降水量1000~1500㎜左右,。
成因:由于海陸熱力差異引起風(fēng)向隨季節(jié)轉(zhuǎn)變。
主要分布地區(qū):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日本、韓國南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四個大洲有。
自然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溫帶
溫帶季風(fēng)氣候
分布規(guī)律:亞洲東部北緯35°以北,。
特點;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最冷月平均氣溫<0℃,,年降水量400~800㎜之間,。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引起風(fēng)向的季節(jié)轉(zhuǎn)換所致。
主要分布地區(qū):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北,,日本、韓國北部,,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朝鮮。只在亞洲有,。
自然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特點: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小,,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最冷月平均氣溫>0℃,,年降水量700~1500㎜之間,。
成因:常年受西風(fēng)和海洋的影響。
主要分布地區(qū):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北段,智利南部,,澳大利亞塔斯馬尾亞島,,新西蘭。四個大洲有。
自然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規(guī)律:北緯30°~50°南緯30°~40°的大陸內(nèi)部,。
特點: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大,,最冷月平均氣溫<0℃,,年降水量300㎜以下。
成因:深處溫帶大陸內(nèi)部受海洋影響小,。
主要分布地區(qū):亞洲中西部,,歐洲東部,北美大陸內(nèi)部,,南美洲回歸線以南的中南部,。四個大洲有。
自然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
亞寒帶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分布規(guī)律:北緯50°~70°之間,。
特點:夏季溫暖短促,,冬季嚴(yán)寒漫長。
成因:所處緯度較高,。
主要分布地區(qū):亞洲北部,,北美洲北部50°~70°N之間。三個洲有,。
自然帶:亞寒帶針葉林帶
寒帶
極地氣候
苔原氣候
分布規(guī)律:北極圈附近,。
特點:長冬無夏,最暖月氣溫>0℃,,但<10℃,,年降水稀少,多云霧,。
成因:太陽高度較小,,接受太陽輻射少。
主要分布地區(qū):北冰洋沿岸,。三個洲有。
自然帶:苔原帶
冰原氣候
分布規(guī)律:南極大陸,,格陵蘭島,,北冰洋的一些島嶼。
特點:終年嚴(yán)寒,,冰雪裸地,,最暖平均氣溫<0℃。
成因:所處緯度最高,,接受太陽陽光最少,。
自然帶:冰原帶
世界氣候類型的判斷
主要依據(jù)是以溫定帶以雨定型
一、判斷所屬南北半球依據(jù)七月左右氣溫高,,則可推斷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氣溫高,,則可推斷為南半球。二,、依據(jù)一月均溫(指北半球)判斷所屬溫度帶一月均溫>15℃,,則可推斷為熱帶氣候;一月均溫在0℃—15℃之間時,,則可推斷為亞熱帶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一月均溫<0℃,則為溫帶氣候或寒帶氣候,。三,、依據(jù)年降水量確定具體氣候類型全年多雨型:年降水量>2000mm,則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少雨型:全年高溫,,年降水量<125mm,為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較高且季節(jié)變化很大,,則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如果降水少,,多云霧,,全年低溫,則可推斷為極地氣候,。全年均勻型:全年各月降水均勻時,,為熱帶雨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季,,有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750mm—1000mm),、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fēng)氣候(雨熱同期),。冬季多雨型:冬季溫和多雨時,為地中海氣候,。
3. 海洋性氣候典型地區(qū)
1.熱帶海洋氣候區(qū):是本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區(qū),。如美拉尼西群島的新赫布里底群島,斐濟群島,、圣克魯斯群島等,。
2.熱帶雨林氣候區(qū):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如伊里安島(新幾內(nèi)亞島)西北部及北部,、新不列顛島,、俾斯麥群島、所羅門群島部分地區(qū),以及吉爾伯特群島等,。
3.熱帶干濕季氣候區(qū):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大陸的金伯利高原,,阿納姆地,約克角半島,,大陸東部南緯25°以北沿岸,;以及伊里安島南部平原。
4.熱帶干旱,、半干旱氣候區(qū):本區(qū)是大洋洲面積最廣的氣候區(qū):分布于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和西部,,這里氣候干旱,沙漠廣布,。
5.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分布于澳大利亞大陸的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東南部沿海地帶,,以及新西蘭北島的北部,這里氣候溫和濕潤,。
6.亞熱帶大陸性干旱,、半干旱氣候區(qū):位于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內(nèi)陸。
7.亞熱帶夏干氣候區(qū):位于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隅,,和以阿得雷德為中心的地區(qū),。
8.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包括新西蘭的南島和北島南部,塔斯馬尼亞島等,。終年處于溫濕的西風(fēng)控制下,,既無酷暑,也無嚴(yán)冬,。
4. 海洋性氣候的地區(qū)有哪些
北半球溫帶地區(qū)比較廣闊,,氣侯類型也比較全面,大陸的東面有溫帶季風(fēng)氣候,,大陸內(nèi)部有溫帶大陸性氣,,大陸內(nèi)部部分地區(qū)還有溫帶沙漠氣候,大陸的西面有地中海式氣候和們帶海洋性氣候,,在比較高大的山地上還有寒冷干燥的山地氣候啊,。
5. 海洋性氣候分布最廣的地區(qū)
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有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
1、熱帶沙漠氣候分布于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如著名的撒哈拉沙漠,,還有西亞阿拉伯半島上的沙漠,、澳大利亞中西部的沙漠等,。
2、地中海氣候分布于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最典型的是地中海沿岸地區(qū),。
3,、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于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最典型的西歐,。
擴展資料:
氣候特點:
一,、地中海氣候
位于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大陸西海岸,,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亞的南端。它是處在熱帶半干旱氣候與溫帶海洋性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
這些地區(qū)受氣壓帶季節(jié)位移影響顯著,,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季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云致雨,,所以氣候干燥,;冬季受西風(fēng)影響,溫和濕潤,。
二,、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于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qū),。終年處在西風(fēng)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jīng)過,,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
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風(fēng)坡可達2 000~3 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南,、北美大陸西岸相應(yīng)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分布。
三,、熱帶沙漠氣候
它分布于熱帶干濕季氣候區(qū)以外,,大致在南、北緯15°~30°之間,,以非洲北部,、西南亞和澳大利亞中西部分布最廣。
熱帶干旱氣候區(qū)常年處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fēng)的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流下沉,所以炎熱,、干燥成了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征,;氣溫高,有世界“熱極”之稱,。降水極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變率很大,,甚至多年無雨,,加以日照強烈,蒸發(fā)旺盛,,更加劇了氣候的干燥性,。
熱帶半干旱氣候,分布于熱帶干旱氣候區(qū)的外緣,,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cè)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cè)的高,。
6. 海洋性氣候的氣候特征
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溫和濕潤,,受盛行西風(fēng)帶控制,位于南北緯40至60度間的大陸西岸
大陸性氣候最顯著的特征,,是氣溫年較差或氣溫日較差很大,。 在氣溫的年變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別出現(xiàn)在 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別在 1月和 7月),。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也快,一般春溫高于秋溫,。 在日變化中,,最高溫度出現(xiàn)的時間較早,,通常在 13~14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拂曉前后,。大陸性氣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節(jié)和地區(qū)分布不均勻,。大陸性氣候影響下的地區(qū),,一般為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