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地形類型與特征
陸地地形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種基本地形類型。
海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海嶺等海底地形。2. 海洋地形類型與特征的關(guān)系
整個海底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一側(cè)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cè)與大陸隆或海溝相鄰,,占海洋總面積的45%。
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分割,,構(gòu)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稱海盆,。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洼地,叫海槽,。海盆底部發(fā)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頂圖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底高地稱海臺,。
大陸邊緣為大陸與洋底兩大臺階面之間的過渡地帶,,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分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又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又稱活動大陸邊緣)。
前者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3個單元構(gòu)成,地形寬緩,,見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緣地帶,。
后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fā)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為兩類: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于印度洋東北緣等地,。
大洋中脊海底地貌與陸地地貌一樣,是內(nèi)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jié)果,。
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nèi)力作用的直接產(chǎn)物,,與海底擴(kuò)張、板塊構(gòu)造活動息息相關(guān),。
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kuò)張中心,。
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與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guān),。
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
較強(qiáng)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gòu)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
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xiàn),,但除大陸邊緣地區(qū)外,,在塑造洋底地形過程中,侵蝕作用遠(yuǎn)不如陸上重要,。
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qū)地形有深刻的影響。
3. 海洋地形類型有哪些
1,、大陸架
大陸架,,是大陸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在過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陸架常常露出海面成為陸地,、陸橋,;在間冰期(冰川消退,如現(xiàn)在),,則被上升的海水淹沒,,成為淺海。
2,、大陸坡
大陸坡介于大陸架 和大洋底之間,,大陸架是大陸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陸坡是聯(lián)系海陸的橋梁,,它一頭連 接著陸地的邊緣,一頭連接著海洋,。
3,、大陸基
大陸基又稱“大陸隆”、“陸基”,,是大陸坡坡麓附近各種碎屑堆積體的聯(lián)合體總稱,。它一部分迭置在大陸坡上,另一部分覆蓋著大洋底,,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5000米的地方,。
4、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稱為中央海嶺,,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中洋脊為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huán)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5,、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體,,約占海洋總面積的45%,,其周邊有的與大陸裾相鄰,有的直接與海溝相接,。其中主要部分是水深在4000~5000m的開闊水域,,成為深海盆地。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成為深海平原,,其坡度一般小于1/1000,,甚至小于1/10000,是地標(biāo)最平坦的地區(qū),。
4. 海洋地形的特征
平時我們通常都說“海洋”,,其實“洋”和“海”是有區(qū)別的,,一般來說“洋”是指海洋的主體,,通常遠(yuǎn)離陸地,水域面積巨大寬廣,;而“?!币话銇碚f是海洋的邊緣部分,通??拷懙?,是大洋的附屬部分,“?!钡拿娣e大約占了全球海洋總面積的11%左右,。
從海底地形地質(zhì)的角度來說,“?!彼诘膮^(qū)域,,通常是大陸的延伸部分,屬于大陸地殼,,在海底地形類型中多屬于大陸架部分,。而“洋”所在的區(qū)域,通常是大洋的主體區(qū)域,,屬于大洋地殼,,在海底地形類型中多屬于洋盆部分,水深多在2000米以上,。一般來說“?!笨梢苑譃閮深悾謩e是邊緣海和內(nèi)海,。
一,、邊緣海
邊緣海,又稱“陸緣?!?,是位于大洋邊緣,,與大陸的過渡地帶的海洋,邊緣海的一側(cè)為陸地,,另一側(cè)連接大洋的主體,。邊緣海通常通過島嶼,、半島,、群島、島鏈等與大洋分隔,,通過海峽或者水道和大洋相連,,一般邊緣海與大洋的連接通道較多,水體交換也較順暢,。世界上最大的邊緣海,,是位于澳大利亞的珊瑚海,面積達(dá)479.1萬平方千米,,珊瑚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
世界上主要的邊緣海,包括黃海,、東海,、南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菲律賓海,、安達(dá)曼海,、阿拉伯海、喀拉海,、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北海,、挪威海,、巴倫支海、珊瑚海,、威德爾海,、塔斯曼海等海洋。
二,、內(nèi)海
內(nèi)海,,通常深入大陸的內(nèi)部,周圍被大陸,、半島和島嶼包圍,,僅僅通過狹窄的海峽或水道與其他海域溝通,。內(nèi)海與邊緣海的區(qū)別,主要是看該海域被陸地的包圍程度,,以及與其他水道的連通情況,,一般來說內(nèi)海比邊緣海更加封閉。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海是加勒比海,,面積達(dá)275萬平方千米,。
世界上其他主要的內(nèi)海還有地中海,、波羅的海,、加勒比海、紅海,、波斯灣,、黑海、瀨戶內(nèi)海,、愛琴海,、亞速海、渤海,、瓊州海峽等等,。當(dāng)然,世界上還有一些雖然名為“?!?,但是實際上是湖泊的水域,比如里海,、咸海,,由于里海面積巨大,面積達(dá)到38萬平方千米,,比很多真正的海面積還大,。
5. 海洋地形類型與特征有哪些
1.
大陸架: 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認(rèn)為是陸地的一部分,;
2.
大陸坡: 大陸坡介于大陸架 和大洋底之間,;
3.
大陸基: 是大陸坡坡麓附近各種碎屑堆積體的聯(lián)合體總稱;
4.
大洋中脊: 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
5.
海洋盆地: 是在海洋的底部有許多低平的地帶,,周圍是相對高一些的海底山脈,。
6. 海洋地形和地貌的一些基本概念
海洋地貌?是指海盆,,海溝,,海嶺,,大陸架,大陸坡什么的嗎,,還有海底火山,,海底山脊什么的沙漠,就是沙丘,,沒什么了,,要是荒漠的話就復(fù)雜了,包含好多東西濕地,,概念:包括陸地上天然的和人工的,,永久的和臨時的各類沼澤、泥炭地,、咸、淡水體,,以 及低潮位時6米水深以內(nèi)的海域,。 最近好多人問各種詭異的問題,我想知道這是地理的練習(xí)題嗎,,題目也太大了,,讓人無從說起
7. 海洋地形地貌
四大海洋的平均深度是133米,這個是全球海洋大陸架的平均深度,。印度洋位居四大洋海洋深度第二位,,平均水深3840米,僅次于太平洋,,其最深處在阿米蘭特群島西側(cè)的阿米蘭特海溝底部,,深達(dá)9074米。海水體積總計29195萬立方公里,。南冰洋的海洋深度在4到5公里,,南極洲大陸架很窄,最寬只有258公里,,而且深有400到800米深,。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dá)9219米,。太平洋平均水深3940米,海水體積72370萬立方公里,。北冰洋平均水深1296米,,海水體積1698萬立方公里。擴(kuò)展資料: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最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000千米,,總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恒河水下沖積錐所掩蓋的斯里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與深海溝相接,,東南部被海嶺,、海丘和海臺分割,海底地貌復(fù)雜,。印度洋大陸隆有的是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質(zhì)堆積于深海平原邊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
8. 海洋的地形分為幾種,是什么?
我國海域遼闊,,自北向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相鄰海域的分界線分別為:①渤海-黃海:遼東半島的老鐵三岬,、山東半島的蓬萊角,;②黃海-東海: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濟(jì)州島的東南角,;③東海-南海:廣東的南澳島,、臺灣島的鵝鑾鼻。
海洋自然地理特點:水深,、海底地形,、底質(zhì)、島嶼及其在戰(zhàn)略,、戰(zhàn)役上的作用,;海岸情況、瀕海陸地及登陸與抗登陸的條件,;海峽或水道的數(shù)量及通航條件,;海洋水文要素(潮汐、海流、波浪,、水溫,、鹽度、透明度等)和海洋氣候要素(氣溫,、降水量,、風(fēng)向、風(fēng)力,、能見度等)
9. 海洋地形類型與特征思維導(dǎo)圖
小學(xué)一年級課文《海洋生命大揭秘》讀后感:“這篇課文圖文并茂,,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色彩斑斕的繪圖,,展示了生命的起源,,海洋地帶,海洋寶藏,,寒熱帶海域,,深海海域,海水的運動等精彩的內(nèi)容,?!?/p>
10. 海洋地形類型與特征圖
從沿海向大洋深處分布的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陸基、大洋中脊(又稱海嶺),、大洋盆地(又稱洋盆,,包括深海丘陵、深海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