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變暖影響海洋生物嗎
BBC 《地球的力量》
第一集:火山爆發(fā)
火山釋放的熱量來自地球內(nèi)部
火山造成地球板塊運動形成山脈,,如果沒有板塊運動,,地球?qū)⒈凰采w
火山為最初的生命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化學(xué)物質(zhì)
火山帶來的二氧化碳使地球表面形成了適宜的溫度
火山和生命聯(lián)合:海洋中浮游生物吸收二氧化碳,,浮游生物死后沉落海底形成巖石,,海洋板塊俯沖下沉至地球深處,,巖石被融化,,二氧化碳隨著火山噴發(fā)又被釋放到大氣層
在火山釋放二氧化碳引起氣候變化前,,是冰河世界時期,,只有單細胞微生物,,形成疊層石,35億年
第二集:大氣層流
對流層 天氣變化 75%的空氣質(zhì)量
平流層 臭氧
中汽層 稀薄
熱氣層 航天飛機 極光
大氣層有液體的性質(zhì),,氣壓就是水壓
風塑造地形,,風蝕山脊
大氣層影響氣候變化
疊層石生成氧氣,遇到鐵氧化形成鐵銹層
全球變暖使凍土融化,,釋放大量甲烷,,這是一種強于二氧化碳23倍的溫室氣體
第三集:冰川融化
冰川不是由凍水形成,而是由雪堆積而成
南極洲由于濕氣不足,,是最大最干燥的荒漠 4千米厚的冰原
我們生活的冰河世紀開始于三百萬年前,,南北美洲大陸沖撞,三條沿著赤道流動的暖流被切斷,,所以一條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流向北方,,為北極帶去更多的水汽和更多的降雪,北極逐漸被冰雪覆蓋,,地球進入冰河世紀,,一百萬年間,冰雪覆蓋,、撤退超過十次循環(huán)
冰川塑造地形,,酋長巖,巖石表面光滑
曼哈頓地形,,高樓地基——片巖,,堅固 矮樓地基——沖刷的沙礫
從冰川的內(nèi)部看,冰層沿著地形流動,冰河像砂紙一樣作用于巖石
冰川融化,,洪水沖刷陸地
冰川漂浮,、反光、反射熱量,,從而影響氣候
格陵蘭島冰川面積減小,,融化的冰川流入冰川鍋穴,目前未知
第四集:海洋涌動
海浪的能量來自風,,最大的浪花力量會達到4噸
潮汐,,月球的引力,當月球,、太陽,、地球在一條直線時,浪潮更大
地球形成之初形成了現(xiàn)在一半的海洋水量,,另一半來自彗星撞擊
埃塞俄比亞2005年由于地震出現(xiàn)的裂縫,,可能是下一個海洋
地中海蒸發(fā)的水量是河流、雨水補給量的三倍,,主要靠直布羅陀海峽從大西洋獲得水量
6百萬年前,,直布羅陀海峽由于歐非大陸相撞關(guān)閉,只要幾千年,,地中海成為了荒漠,,西西里島下一公里處有大量海水干涸形成的鹽和白水晶
地中海消失過很多次,影響了西西里島的動物進化,,大象像山羊一樣大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區(qū)被稱作水花區(qū),,浮游植物是生物鏈的一環(huán),可以釋放氧氣,,制造了地球上一半的氧氣
海洋的熱量來自太陽,,洋流傳遞熱量,影響全球氣候
厄爾尼諾現(xiàn)象:秘魯寒流變暖,,帶來洪水
拉尼娜現(xiàn)象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相反
海洋底部的洋流——大洋輸送帶,,在南北兩極遇冷下沉
2億5千萬年前,在恐龍紀元之前,,全球變暖致使大洋輸送帶無法在南北兩極下沉,以致于無法輸送氧氣,,海底生物因為缺氧而亡,,海水停滯產(chǎn)生大量有毒氣體二氧化氫,散發(fā)到空氣中致使陸地動物滅絕
全球變暖對海洋的影響:
帕勞島的水母,,1998年由于水溫升高了2度,,死了2000萬只,水體酸化也會影響珊瑚、浮游生物
第五集:稀有行星
月亮每年遠離地球3.8厘米
生命出現(xiàn)的條件:
猜想地球形成之初和孿生兄弟——西亞相撞,,形成月球,、大氣層和磁場(抵抗太陽風)
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合適,溫度能夠存留水
太陽的大小合適,,燃燒的時間足夠孕育生命
木星會吸引太空中的彗星保護地球
六千五百萬年前,,希克蘇魯伯彗隕石撞擊地球(隕石坑在墨西哥),,致使恐龍滅絕
2. 海洋對全球變暖的影響
謝謝邀請,,“海洋中的沙漠”當然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海洋中都是海水水體,,不不可能存在沙漠的,,這里借用陸地中沙漠的“荒蕪”,在表達海洋中某些地區(qū)海洋生物十分稀少,,就像是陸地上荒蕪的沙漠一樣,。我們都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中擁有巨大的生物量和物種,,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地,比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和秘魯漁場等,都擁有豐富的漁業(yè)資源,。
但是,,海洋中也不是到處都有大量的魚類分布的,一般來說海洋生物豐富的區(qū)域,,都是擁有比較多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海域,,而浮游生物的多少,主要取決于海水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多少,。海水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分別是海底的淤泥和入海徑流,所以全球沿海地區(qū)的大陸架海區(qū),,通常擁有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魚類等海洋生物也較為豐富。如果通過寒暖流交匯或者上升性寒流,,把海底的淤泥上泛,,通常可以增加表層海水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北海道東部海域的浮游生物帶
而在廣闊的大洋中部地區(qū),,由于遠離陸地缺少地表徑流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同時海水深度較深,海底營養(yǎng)物質(zhì)難以上泛,,通常表層海水中營養(yǎng)物質(zhì)十分稀少,,導(dǎo)致浮游生物也很少,魚類等海洋生物也少,,真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就像是海洋中的沙漠??茖W(xué)研究發(fā)現(xiàn)在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時間內(nèi),,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洋沙漠面積擴大了15%,擴大的面積約為660萬平方千米,。
在熱帶南太平洋地區(qū),,大約有一半的面積(比整個歐洲的面積還要大)成為了海洋之中的不毛之地,也就是海洋沙漠,。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據(jù)研究和“全球變暖”有關(guān)系,由于地處熱帶的大洋海區(qū),,本身表層水文很高,,而冷海水位于大洋底部,冷暖海水對流十分困難,,難以把海底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上泛,。全球變暖導(dǎo)致了表層海水的溫度更高,也就更加抑制了海水的對流運動,,導(dǎo)致營養(yǎng)物質(zhì)更少,,也就擴大了海洋沙漠的面積。
3. 全球變暖影響海洋生物嗎知乎
主要是全球變暖導(dǎo)致的,,解決的辦法是大家節(jié)約能源,,減少碳排放!
4. 全球變暖對海洋生物
全球變暖,,海洋生產(chǎn)力會變?nèi)?,因為全球變暖?dǎo)致了海洋中的大批動物和植物消亡
5. 全球氣候變暖對海洋環(huán)境的影響
答:全球氣候變暖會導(dǎo)致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區(qū),是對的,。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導(dǎo)致大面積冰川逐年不斷融化,,海平面低的陸地會逐年淹沒。如果氣溫上升加快不光是沿海地區(qū)甚至整個陸地都會變化海洋,,因此全球氣候變曖導(dǎo)致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區(qū)是對的,。
6. 全球變暖對海洋影響
海溫上升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現(xiàn)象,它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一部分,。
把陸地氣溫與海溫加在一起計算全球平均氣溫的話,,近百年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0.7-0.8℃。
全球平均氣溫的增幅高于海溫的增幅,,這表明陸地上的氣溫變暖得更為激烈,。
1998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平均高0.58℃,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的140年中最暖的一年,。
20世紀90年代也是有觀測資料以來最暖的10年,,有人認為這可能是近500年甚至近1000年來最暖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