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艦船核動力與核電站區(qū)別,?艦船核動力最核動力作船的推進器前進的動力核電站是已核能為原料耒發(fā)電的區(qū)別 二、船舶采用核動力裝置會帶來哪些問題?自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爆炸后,,人類便在想象怎么才能將核裂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利用起來,,所以歷史上第一臺核反應堆1942年12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建成,從此正式開啟了人類原子能時代,。 不同于美國首先將核反應堆用于軍用,,并在1951年便成功下水了人類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蘇聯剛開始還是將核反應堆用于核能發(fā)電領域,,所以蘇聯在195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利用濃縮鈾作燃料采用石墨水冷堆的核電站,。不過蘇聯雖然在核潛艇的建造上慢于美國,,不過蘇聯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起點可要比美國高不少,,在美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后的1957年蘇聯第一艘核潛艇也成功下水,很特別的是這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鈦合金建造的核潛艇,而且其采用的核反應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冷卻劑自然循環(huán)核反應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單塊(集成)型艦艇反應堆裝置,。二戰(zhàn)結束后,,全球開始進入高速發(fā)展時代,并由此也產生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同時核反應堆的技術和輸出功率也在不斷提升之中,,所以對于美蘇這兩個擁有核能的國家來說,核能的優(yōu)勢是明顯的,,因為相比傳統(tǒng)的燃油動力軍艦來說,,核能可以保障其全球航行能力,特別是在潛艇領域,,使用核能的潛艇因為不需要再和使用柴油機為動力的常規(guī)潛艇一樣必須定期上浮充電,,所以核動力潛艇可以長久的潛航下去,那無疑就大大增加了潛艇的生存幾率和戰(zhàn)時的攻擊突防能力,。所以在這一理論的推動下,,美蘇兩國開始大批量的建造使用核動力的潛艇和水面艦艇,蘇聯主要側重于突防攻擊能力更強的核動力潛艇,,所以在核潛艇的水下最大航速上和潛航深度上一直在打破自己創(chuàng)造的記錄,,像冷戰(zhàn)時期蘇聯建造的661型核潛艇堪稱是黑科技中的典范,之所以這么說,,除了其艇身全部由全鈦制造下其擁有超過1000米的潛航深度外,,而且其水下航速能達到驚人的44節(jié),相當于81km/h,,已經和家用汽車一樣快,。比較有意思的是冷戰(zhàn)時期,美國有一艘洛杉磯級核動力潛艇曾經在靠近蘇聯的某海域發(fā)現了一艘未知型號的潛艇,,所以這艘洛杉磯級核潛艇準備追上去,,結果這艘未知名的潛艇高速逃走了,至于與當時擁有高達35節(jié)航速的洛杉磯級核潛艇艇員傻了眼,。事后也證明這是一艘蘇聯研制的阿爾法級核動力攻擊核潛艇,,其不同于蘇聯前面建造的眾多實驗性核動力潛艇,,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可是蘇聯批量建造的第四代攻擊核潛艇,其擁有高達43節(jié)的水下航速和超過900米的潛航深度,,所以光是從最大航速和潛航深度上就能看出其戰(zhàn)斗力有多強,,畢竟這兩項可是決定潛艇生存的關鍵。同期美國在開始大批量建造核動力潛艇的同時,,也在全面普及核動力水面艦艇的發(fā)展趨勢,,甚至在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yè)號后,美國甚至提出了建造“全核艦隊”的想法,,并且在這一想法的提出下,,美國還真的建成了以班布里奇號核動力驅逐艦、長灘號導彈巡洋艦及企業(yè)號核動力航母的“全核艦隊”,,雖然使用核動力驅動的軍艦在整個航行過程中不用再進行燃油補給,,所以單方面來看其優(yōu)勢是很明顯的。但是最后還是因為核動力水面艦艇在造價,、維護成本上不如常規(guī)動力軍艦,,所以最后被財政部直接給砍了。最后也只留下唯一使用核動力裝置的核動力航母,。從船舶使用核動力的優(yōu)缺點來說,,優(yōu)點一是核動力裝置的出現讓所有使用核反應堆為動力系統(tǒng)的船舶擁有近乎無限的全球航行能力,所以這也是一開始核動力上艦的最重要原因,,對于軍艦來說,,全球航行能力是決定軍艦作戰(zhàn)實力和背后的國家全球影響力的關鍵。優(yōu)點二是核動力裝置賦予了軍艦動力系統(tǒng)更大的輸出功率,,所以軍艦的噸位可以設計的更大,,像航母這種以搭載艦載機作戰(zhàn)的大型水面艦艇,艦載機的性能和數量直接決定了航母的綜合作戰(zhàn)實力,,所以核動力航母的出現則恰好滿足了大噸位航母對動力系統(tǒng)的要求,;但是核動力上艦的缺點也不少,缺點一是造價成本的翻倍,,比如建造一艘8萬噸的常規(guī)動力的航母成本可能放在今天大概需要60-70億美元左右,,但是要是使用核動力裝置的話其造價則會直接飆到130--140億美元之多,當然相對于核動力航母整個壽命期間只需要一次或者后面不再需要更換燃料棒而言,,常規(guī)動力航母雖然出廠價更低,,但是整個50年的服役壽命期限內的燃油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比如一艘使用燃油鍋爐的6萬噸航母航行1000公里就需要200萬美元來算的話,,常規(guī)動力航母在整個服役期限內的燃油成本加上一開始較低的建造成本,,其實和一艘核動力航母整個服役期限內的成本差不多,。缺點二:核動力水面艦艇在日常的維護保養(yǎng)中,其成本要比常規(guī)動力更高,,而且核動力水面艦艇的日常維護升級對于維修環(huán)境有很大的要求,,還有就是相比更為常見的常規(guī)動力而言,核動力水面艦艇的維修難度更大,,維護升級更為復雜后維護時間也更長,。如果遇到中期大修的話,核動力航母一般而言還需要花費相當于全艦造價的1/5更換核燃料棒,。缺點三就是核動力的日常操作安全隱患更大,,不同于常規(guī)動力就算操作失誤至多損壞發(fā)動機,核動力艦艇如果操作失誤的話,,比如核反應堆的冷卻系統(tǒng)出現問題頂的話,,那整個核反應堆很可能因為冷卻不及時而出現堆芯融化,繼而導致核反應堆發(fā)生爆炸,,出現更為嚴重的核輻射災難,。缺點四就是不同于常規(guī)船舶退役后直接被大多數造船廠拆解回爐,核動力船舶拆解首先需要專業(yè)的核軍艦拆解船廠,,更為重要的是拆解后的核廢料如何處理是很大的問題,這些處于乏燃料狀態(tài)的核燃料棒由于衰減的原因,,已經不再可能被用于民用核電站發(fā)電了,,但是卻存在致命的核輻射,所以核動力船舶退役后的核燃料處理也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當然綜合來說,,由于核動力船舶在軍用領域的優(yōu)勢是明顯的,而軍艦是保家衛(wèi)國的武器裝備,,對于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不像民用那么注重,,所以核動力船舶造價維護成本高也是能接受的。而民用船舶因為對經濟性的注重之下,,使用造價高昂的核動力并不合適,,所以在民用船舶中鮮少出現核動力船舶。 三,、船用核動力裝置主蒸汽系統(tǒng)采用哪種布線方式,?1.單線布置,從蒸汽發(fā)生器到主汽輪機只用一根干管相通,; 2.雙線布置,,兩臺蒸汽發(fā)生器分別各用一根干管與主汽輪機相通; 3.環(huán)形布置,,其特點是在蒸汽發(fā)生器出口裝一根橋管,,使整個管道形成環(huán)形。 四、世界上最先進的船用核反應堆,?西伯利亞號是目前絕對的“北極海上巨獸”——它的最大噸位達到了驚人的3.3萬噸,,是其美國同行“極地”級破冰船(1.3萬噸)的兩倍有余。同時,,它也取代了它的“前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2.5萬噸級核破冰船“北極星”號,正式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為了對抗惡劣的北極海況和厚重的冰層,,西伯利亞號不僅在體型上進一步升級,同時還裝備了兩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船用核反應堆:RTIM-200第三代核反應堆,,高達350兆瓦的出力使得它能夠“飆”到22節(jié)的速度,,或輕松斬開厚達2.8米的冰層,堪稱當今世界上破冰能力最強的極地船只,。 五,、世界船用核反應堆功率排名。,?福特號航空母艦的核反應堆是功率最大的船用核反應堆,,福特級航母A5W壓水堆的發(fā)電量13800伏 485兆瓦 。 航母對于核動力技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對于體積要求要小,,而輸出率要求要大,安全性要高,,核燃料的更換周期要長,,美國最先進的航母能夠做到50年不更換核燃料。 六,、中國核動力研究院屬于幾院,?中國核動力研究院屬于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隸屬于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 大型綜合性科研基地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核動力院)隸屬于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是中國唯一集核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試驗,、運行和小批量生產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科研基地,;被吳邦國委員長譽為“中國核動力工程的搖籃”。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始建于1965年,,是軍民結合的國家戰(zhàn)略高科技研究設計院,;1967年——1969年已劃歸二機部(核工業(yè)部)的七院逐步從北京搬遷到四川; 全院建立了90多個實驗室,,其中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能源研發(fā)(實驗)中心,,涉及50多個工程專業(yè)和學科。 根據2017年1月核動力院官網顯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有碩士生導師65人,,博士生導師29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共有15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獲得100多項授權專利,。 |
什么船能用核動力發(fā)電機組(什么船能用核動力發(fā)電機組運行) |
2023-03-26
|
查看詳情 >> |
民用核動力集裝箱船有哪些(民用核動力集裝箱船有哪些型號) |
2023-03-26
|
查看詳情 >> |
船用核動力設備鑒定實驗室(船用核動力設備鑒定實驗室有哪些) |
2023-03-26
|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