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艦船研究院(北京)
中國船舶集團下屬研究所主要包含研究院、總體所,、設備所,,如下:
第七研究院 北京 中國艦船研究院 艦船武器裝備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 上海 民船設計
中船九院 上海中國船舶工業(yè)第九設計研究院 船廠、工業(yè)民用建筑設計
中船勘察設計研究院 上海 工程勘察
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廣州 船舶設計
長江船舶設計院 武漢 長江航運科學研究所 武漢
2. 中國艦船研究院 官網(wǎng)
中國船舶研究院不好考,,中國船舶研究院是中國著名的傳播研究中心,,代表了中國最先進的船舶研究技術和船舶研究理念,因此,,每年想要到中國傳播研究院進行工作或學習的人是非常的多的,,可以說,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基本上每年的相關專業(yè)的應屆畢業(yè)生去考傳播研究院的話也是也是有一定的錄取率的
3. 中國艦船研究中心
1,、中國艦船研究院。
2,、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3、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
4,、哈爾濱船舶鍋爐渦輪機研究所。
5,、西安精密機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儀器研究所。
7,、武漢數(shù)字工程研究所等,。
4. 中國艦船研究院北京本部都有哪些部門
1960年12月27日,中央軍委發(fā)出成立航空,、艦艇,、無線電電子學3個研究院的通知。據(jù)此,,航空工業(yè)局將所屬科研設計機構移交航空研究院,。
1961年1月,按照中央的決定和軍委的通知,,開始組建以唐延杰為院長,,王振乾為政委的國防部第六研究院(航空研究院),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4847部隊,。6月30日,,研究院正式成立。
到1963年底,,第一批成立的六院一所(殲擊機設計所),、六院二所(發(fā)動機設計所)、六院三所(航空附件設計所),、六院四所(航空情報研究所),、六院五所(航空兵器設計所)、六院六所(航空材料研究所),、六院七所(空氣動力研究所),、六院八所(試飛研究所)、六院九所(航空工藝研究所)以及稍后成立的計量檢定所,、航空精密機械研究所,、航空標準化研究所等,,形成了初步的科研能力,,科研工作開始走上軌道。
5. 中國艦船研究院北京戶口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yè)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yè),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chǎn)經(jīng)營主體,,由中央管理,。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研究院(也叫中國艦船研究院,七院),,是事業(yè)型單位,。
所有中船下面的 7 開頭的研究所,有二十多個。
6. 中國艦舶研究院
屬鼠的名人:
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劇作家及詩人)
邱吉爾(1874-1965,英國政治家,於1940-45,1951-55任首相,於1953獲諾貝爾文學
巖士唐(美國爵士音樂家)
以上外國,,以下中國
王莽,,公元前45年生于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是西漢末年掌握進行大權的外戚,,篡權稱帝后,,建立新王朝。
王莽九歲那年,,祖父去世,,伯父風繼承了陽平候爵位。十三歲時,,漢元帝死,,王風以大司馬,大將軍身份輔佐堤,,王家開始掌握了西漢朝廷的大權,。不久,王莽先后有五個伯叔父同日封候,,世稱“五侯”,。只有王莽這支因父親王曼早死,沒有受封,,在顯赫的王氏家族中,,地位最為低下。
王莽竭力追求政治權勢,。他一面發(fā)憤讀書,,孝敬父母,撫養(yǎng)孤侄,,以博取名聲,;一面曲意奉承有權有勢的伯叔父們。公無前八年,,王莽叔父病死,,王莽繼任大司馬取位。一年后,,成帝死,,哀帝劉欣即位。王莽被肅大司馬一職,,又過四年,,哀帝死,王莽官復原取,,擁立年公九歲的劉欣為漢平帝,,由太皇太后王政群臨朝聽政,實際上,朝政操縱在王莽手中,。
公元五年,,漢平帝死,王莽又選擇皇帝的玄孫,,年公兩歲的儒子嬰為繼承人,,自己以“周公”自命,做了“攝皇帝”,。公元八年,,王莽去掉“攝”字,終于做了真皇帝,,改國號為新,。時年,王莽五十二歲,。
王莽稱帝后,,打起復古的旗幟進行改制,企圖以此緩解社會危機,,固鞏帝位,,但改制的結果,“富者不得自保,,貪者無以自存”,,只有王莽統(tǒng)治集團和經(jīng)辦改制的官吏得到大利,社會危機反而更加加深,。綞于公元十七,,十八年間,爆發(fā)了綠林赤眉農(nóng)民大起義,。公元二十三年,,綠林軍把王莽四十三萬軍隊消滅,當年十月,,起義軍攻破長安,,王莽狼狽逃到未央宮內(nèi)漸呂之上,被商人杜砂殺死,。
明成祖生于1360年的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是明代著名皇帝,,頗有建樹的政治家,。
公元1370年,朱棣10歲時被封為燕王,,10年后,,赴任守北平。燕地與蒙古接壤,他出塞巡邊,,筑城屯田,,多有建樹。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允建文繼位,稱建文帝,。1401年,,燕王軍在朱棣率領下攻入京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位,,史稱明成祖,次年改元永樂,。
明成祖即位后,,馬上實行削藩,解除了諸王兵權,,調(diào)集30多萬工匠,,百萬民工,大興土木建京城,。經(jīng)三年半營建,,北京城于1421年建成。城周長45里,,城內(nèi)經(jīng)皇宮為中心,,形成 一條從正陽門、天安門,、午門,、三大殿到鐘樓的南北走向的中軸線。城中重要干道多南北向,,小巷多東西向,,整齊嚴肅,具有城市規(guī)劃建筑的規(guī)模,。使北京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城市建筑的典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雄偉壯麗的城市。
1421年,,明成祖正式遷都北京,。 從1409年起,為對會蒙古貴族的南犯,,明成祖先后五次北征,,防止了蒙古貴族的入塞騷擾,,使明代社會經(jīng)濟在比較安定的環(huán)境下得到了恢復與發(fā)展。
明成祖為了鞏固和加強新政權,,在即位不久,,即令翰林院學士解縉等人,先后組織了3000余人參與,,編成了,,它的編纂是一項宏偉而浩繁的工作,對保存我國古代文化典籍,,有著重大貢獻,。
在對外關系上,永樂年間,,明成祖就恢復了廣州,、泉州、明州三市舶司,,此外,,他還派會大臣到各國宣揚國威,其中,,太監(jiān)鄭和七下西洋的出使,,最具有深遠意義。
明成祖在位22年,,在削藩,、建都、治河,、文化,、外交及加強國防,鞏固中央集權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成績,。1424年,明成祖在第五次遠征蒙古貴族阿魯臺的歸途中,,因病而死,,終所65歲。
莊子莊子又名莊周,,寧國蒙人,,是戰(zhàn)國時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出身貧寒之家卻能安貧樂道,;博學廣識,飽讀詩書而一生清貧,,生計最艱難時,,他不得不向監(jiān)河候借粟度日。楚威王慕才名,,派專使送來厚金絲帛聘他到楚做官,,他不為所動,潛心治學,,終成一代名師,。
莊子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學說,特別是"道法自然"的思想,,他提出的"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與我并生"的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diào)順乎自然,,無為而治,,對后世,特別是漢初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起了關鍵作用,;有一次,,他睡覺時夢見蝴蝶,醒來后說:"不知是莊子夢見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子,。"代表了他的相對主義觀點,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暢銷小說中的主人公取名"莊之蝶"即源于此,,可見莊子思想在社會上流傳之久,,影響之遠。
莊子的文學造詣也很高,,他散文中"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千"等名句,在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文論中最為突出,,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使用,。他的著名作品結集為流傳于世。
賈南風賈南風公元256年生于名門世家,,是晉明初名臣賈充之女,,后入宮嫁給司馬衷,司馬衷登基后被立為皇后,,史稱"賈后",。她善于審時度勢,在晉朝宮廷及權利斗爭中左右逢源,?;莸奂次恢酰瑮钐蟮母赣H楊駿把持朝政,,她聯(lián)絡楚王司馬瑋等計殺楊駿,,又請汝南王司馬亮輔政,,牽制楚王,爾后借司馬讀之手除掉司馬亮,,弄得群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大權完全旁落她一人之手,。賈后專權十年,,終于導致"八王之亂",她自己也被趙王司馬倫處以極刑,。
上官婉兒唐代女詩人,,陜西陜縣人。其父上官儀是貞觀進士,,官至弘館學士,,西臺侍郎 ,是唐初著名詩人,,他的詩被人稱為"上官體",,后因觸怒武則天被殺,上官婉兒隨其母配入內(nèi)庭,,因她詩文綺麗,,頗有乃父之風,所以14歲時得到武則天常識,,負責為她掌管詔命工作,,后封為昭容。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并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后在玄宗政變時遇害,,開元初年,,玄宗曾命人將她的詩文結集,共有20卷,。
珍妃珍妃他拉氏,,是滿洲鑲紅旗人,姿色優(yōu)美,,聰慧過人,,被選入清宮,是光緒帝的愛妃,。她對慈祥太后垂簾聽政,,反持大權極為不滿,多次規(guī)勸光緒皇帝親政掌權,,引起西太后的嫉恨,;后來,,她又鼓勵光緒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運動,,試圖在變法中擺脫太后控制,,理遭太后仇恨;變法失敗后,,她與光緒被囚禁,,是最后陪伴光緒的最善解人意,、知書達理的嬪妃,。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前,慈祥太后終于捏造借口,,將她推進井里溺死,。今北京尚存"珍妃井"。
魏征魏征安玄成,,河北館陶人,,是唐初著名政治家,也是名揚千古的諫官直臣,。
魏征580年生于貧寒流的鄉(xiāng)下人家,,幼時失父,生活更為清貧,,不久出家做了道士,。隋朝末年,時局動蕩,,寺觀也非世外凈土,,魏征參加了李密領導的瓦崗起義軍;李密為李淵,、李世民所敗,,瓦崗軍歸順大唐;在與竇建德部作戰(zhàn)中,,瓦崗舊部失抻,,補竇建德收編,魏征被封為起居舍人,;不久,,竇建德復被唐打敗,魏征等歸唐為好,,替太子洗馬,;太子發(fā)現(xiàn)魏征奇才,對他破格重用,,倚為心腹謀士,,魏征投桃報李,,為太子與李世民爭奪天下繼承皇位出謀劃策;后經(jīng)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用政變形式奪取皇權,,打敗太子,繼位為唐太宗,。魏征本來應被處死,,但太宗欣賞他的耿直與才華,升他為諫議大無,,后記至宰相,,鄭國公。
魏征敢于直諫,,先后向太宗陳諫200多條,,成為諫臣典蕩。太宗問魏征,,人君怎樣才能明,,怎樣才是暗?魏征回答他"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勸太宗兼聽廣納,;唐政權穩(wěn)定后,他又提醒太宗,,"居安思危""慎終如始",;他犯顏直諫,不留情面,,只要皇上有錯,,決不姑息;一次,,太宗被他說得惱羞成怒,,退朝后恨恨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xiāng)巴佬!"長孫皇后忙問究竟,,他說:"魏征常常當眾侮辱我,,讓我下不了臺!"長孫皇后連忙向他道賀:"主明臣直,,魏征如此忠直,,是因為陛下是明主。"
魏征63歲時不幸病故,,太宗聞訊后痛哭流涕地說:"用銅作鏡,,可以整衣帽;用史作鏡,可以見興亡,;用人作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死,,我就失去了一面鏡子,。"可見君臣感情相當深厚。
魏征的治國言論見于,。他還寫有總序和,、、的總論,,主編過,。他的治國思想和忠直的精神,傳為后人楷模,。
李富春李富春1900年生于湖南長沙市,。是我國著名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
1919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6月,參加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總支部的委員,,后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25年1月,被派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同年8月,,回國,在廣州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政治講習班班主任,,編輯半月刊,。
1926年7月,參加北伐戰(zhàn)爭,,在攻克南昌戰(zhàn)役中功勛卓著,。同年冬,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員,,代理省委書記,。1926年底,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政治教官,。1926年,,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歷任江蘇省宣傳部長,,代理省委書記,。1930年6月,到上海參加中央軍委工作。1931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1931年1月,,在全蘇"第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執(zhí)委,,在中共九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后補委員。1934年,,參加長征,,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和紅三軍團政委,后代理紅軍總政治部主任,。在遵義會議上,,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和領導。黨中央到達陜北后,,任中陜寧省委書記,。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財政經(jīng)濟部部長,,辦公廳主任等職,。解放戰(zhàn)爭時期,率大批干部奔赴東北,,先后任中共中央西滿分局書記,,東北局黨務副書記,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東北軍區(qū)副政委,,參加領導東北人民解放戰(zhàn)爭。建國后,,歷任政務院財政經(jīng)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重工業(yè)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職,。
1975年1 月,李富春同志因病于北京逝世,。
張聞天張聞天,,別名洛甫。1900年出生,。是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革命家,,曾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領導人,。
張聞天早年曾留學日本和美國。青年時期參加五四運動,,加入"中國少年學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赴蘇聯(lián)學習,。1930年4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同年6月,,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常委。1933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同年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拋棄王明"左"傾楊會主義,,讓到正確路線的一邊,,被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直到1937年12月,。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繼續(xù)當選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抗戰(zhàn)勝利后,為東北革命根據(jù)地的開辟和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全國勝訴一,,先后任駐蘇聯(lián)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長。1956年,,當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此后,,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從事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工作,,結合中國的實際,,從事理論著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達10年之久。1976年7月,在江蘇無錫病逝,。
王力王力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詩人翻譯家,。
王力1900年生于廣西博白縣,。曾入上海南方大學,民國大學學習,。1926年,,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學習語言學,。翌年畢業(yè),,赴法國巴黎大學,專攻實驗語言學,。其間翻譯法國小說,、劇本30多部。1932年,,回國,,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著〈〈中國文法學初探〉〉,,介導研究漢語語法特點,提出研究新方法,,對語言學界影響頗大,。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先后在長沙臨時大學,、廣西大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任教,,研究現(xiàn)代漢語語法,,并曾赴河內(nèi)遠東學院研究東方語言??谷諔?zhàn)爭勝利后,,先后在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diào)整,任中山大學教授兼語言系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兩年后,,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研究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他歷任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語言文學科評議會負責人,,國家語言文學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
王力先生熱愛祖國,,追求進步,有專著40多部,,論文近200篇,。
龔自珍龔自珍又名鞏祚,浙江仁和人,,清代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從小受到他的外祖父--著名漢學家段玉裁的學術影響,,打下了深厚的治學功底,但他摒棄了考據(jù)的舊學風,,博覽兼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風格。1819年他赴京會試不中,,卻意外地學到了"公羊學"的理論,,從此走上了以"微言大義"闡述他社會變革主張和關心人民生計的道路。
龔自珍在社會問題上提出了兩項變革主張,,一是為了改變貧富不均的狀況,,必須打破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分田于民,,充分發(fā)揮百姓的智慧和積極性;二是在政治上改造現(xiàn)行國家機器,,杜絕官僚主義和腐敗現(xiàn)象,,用新人帶來新風氣。他的名作"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表達的就是這種思想,。
龔自珍還是一個可貴的愛國主義思想家,,在19世紀上葉外患日漸嚴重的情況下,他熱情謳歌歷代抵抗主張,,客觀上為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打下了良好的輿論基礎,。
龔自珍的散文和詩歌,自成一家,,詩詞瑰麗奇特,,有"龔派"之稱,這都與他作狂傲不羈的性格有關,,其中《病梅館記》,、《明良論》、《已亥雜詩》等都是詩文名篇,,后人將他的作品輯為《龔自珍全集》,。
杜甫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詩人,。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鞏縣一個下層官僚家庭,。他自幼好學不倦,6歲時即能吟詩作賦,,表現(xiàn)出卓越的文學才華,。他年青時兩次漫游大江南北,騎馬而行,,飽覽四季風光,,加上時值盛唐,天下太平,,使他對祖國山河充滿了熱愛之情,。
公元746年,杜甫來到京城長安尋找發(fā)展機會,,不料一住十年,,屢被奸相愚弄,懷才不遇,,仕途失意,,使他開始用另一種眼光冷靜地看社會。這是唐政權已由盛轉衰,,各種社會危機日益尖銳,,杜甫一改往日浪漫奔放的詩風開始行文揭露現(xiàn)實的黑暗,他的名作《兵車行》,、《麗人行》等都作于這一時期,。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杜甫被卷進了逃難的人流,,感受到了國破家亡的痛苦,,為此他寫下了"感時花賤淚,,恨別鳥驚心"的《春望》詩;唐肅宗曾給他一個"左拾遺"的諫官職位,,但不久又受不了他的犯顏直諫,,將他趕回老家"探親",稍后又將他的官職一降再降,,最后變成了華都州的參軍,,迫使他最終辭官而去。
杜甫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寫下了深沉悲壯的名詩"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他在友人的胳膊下,,在成都南聞蓋了一所茅屋安身,,茅屋偏被秋風所破,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嘆,。770年冬,他流浪到湘江下游,,在一只破舊的小篷船里,,饑寒流和疾病終于奪走他的生命,一顆文壇巨星就這樣殞落了,。
杜甫一生共寫詩三千余首,,是唐代詩人的杰出代表,被人們稱為"詩圣",,他的詩以寫實為主,,所以又有"詩史"之譽,他的作品收入《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