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旗下在京單位有哪些公司
1,、昊華科技
昊天科技的前身是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科股份),。1999年8月5日正式注冊成立,,電子特氣業(yè)務主要由旗下黎明院和光明院承擔,,光明院以氫化物氣體為主,,如硫化氫;黎明院以氟化氣體為主,,主研氣體六氟化硫,、三氟化氮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中,電子級六氟化硫國內占比達七成,,三氟化氮占比達三成,。
2、中船重工718所
七一八研究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旗下的研究所,,1966年成立,,目前,電子特氣材料是其主攻方向之一,。公司產品三氟化氮,、六氟化鎢及三氟甲磺酸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占率排名第一,而且暢銷海外20多個多家和地區(qū),。
3,、北京綠菱氣體科技有限公司
2001年成立,在北京建造了一個約6000余平方米的特種氣體加工廠,,公司全套引進美國氣體制備設備和管理理念,,致力于特氣的國產化,已成功開發(fā)出純度為99.999%的六氟化硫,、四氟化碳,、八氟環(huán)丁烷、三氟甲烷和一氧化碳,,并投入批量生產和銷售,。
4、南大光電
創(chuàng)立于2000年底,,以LED氣體為立足點,,主攻集成電路特氣,旗下產品MO源,,在國內外LED氣體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借力公司在LED行業(yè)的領先優(yōu)勢,南大光電的半導體制造電子特氣產品,,取得了國內第一的市場份額,,并且通過中芯國際部分驗證工作,打破了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5、巨化集團
成立于1998年,2014年正式成立了電子特氣籌備組,,并設立子公司博瑞電子用以專門研究電子特氣的生產與銷售,,在自身投入巨大的同時也積極展開對外合作,與日本中央硝子一起展開六氟化鎢等系列高純電子氣體的生產和銷售業(yè)務;目前,,公司已逐步轉型為中國氟化工領先企業(yè)。副標題#e#
6,、華特氣體
全稱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專業(yè)從事氣體及氣體設備的研發(fā)和生產,,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特種氣體及相關設備供應商之一,。
7、金宏氣體
公司全稱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旗下有大宗氣體、電子特種氣體兩大類百余種產品,,高純氨氣和氫氣是金宏氣體電子特氣業(yè)務的主要收入來源,。與其他公司不同,金宏為不同行業(yè),、不同客戶的所有發(fā)展階段提供眾多氣體產品和一站式用氣解決方案,。
8、和遠氣體
成立于2003年,,家致力于各類氣體產品的生產與服務,,以大宗空分氣體為主體,特種氣體主要包括氫氣,、氦氣等,。
9、凱美特氣
成立于1991年,,是中國國內化工尾氣分離行業(yè)的龍頭,。2017年9月,公司電子特種氣體分公司總投資為30975萬元,,已于2020年初目前已完成工程主體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將進入試生產階段,。
10,、三孚股份
成立于2006年,是國內較大的三氯氫硅生產基地之一,。
2. 中船重工北京有分公司嗎
中船集團全稱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現有員工31萬人。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船舶集團,,是由中國船舶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中國船舶集團,。
2019年11月26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并舉行揭牌儀式。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yè)”名單,。2021年4月2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其全國工人先鋒號,。2020年度中央企業(yè)負責人經營業(yè)績考核A級企業(yè),。
3. 中船重工旗下在京單位有哪些公司上市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集團)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yè),。條萊垍頭
中遠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8532萬載重噸/1114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guī)模158萬TEU,居世界第四,;干散貨自有船隊運力3352萬載重噸/365艘,,油輪船隊運力1785萬載重噸/120艘,雜貨特種船隊300萬載重噸,,均居世界第一,。萊垍頭條
集團在全球集裝箱碼頭將超過46個,泊位數超過190個,,集裝箱吞吐量9000萬TEU,,居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50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規(guī)模超過270萬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接單規(guī)模以及船舶代理業(yè)務也穩(wěn)居世界前列,。萊垍頭條
據中商產業(yè)研究院不完全統(tǒng)計,集團旗下一共有公司103家,,其中上市公司有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業(yè)區(qū)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萊垍頭條
4. 中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隸屬于
鵬力科技集團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的子公司,,屬于國企。
南京鵬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七二四研究所發(fā)起成立的產業(yè)化集團公司,。七二四所主要從事國防大型電子,、機械裝備的研制、開發(fā)和批量生產,,擁有三個園區(qū),,全所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8億余元,,產品和技術先后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百余項,為國防重點研究所,。
公司秉承軍工研究所大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項目研制方面的技術及管理優(yōu)勢,擁有眾多先進制造設備和檢測實驗設備,、質量體系健全,。
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在機電一體化,、機器人應用,、自動化焊接、鈑金自動成型等自動化裝備技術,;低溫制冷機,、低溫裝置及恒溫器、低溫液化及工程應用,、低溫分離,、純化設備等超低溫技術;大氣與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
數字化等電子裝備技術,;熱塑成型等塑料工程技術四大領域均達到國內領先技術水平,擁有數百項專利技術,,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yè),、江蘇省認定企業(yè)技術中心等。
將自動化裝備工程,、超低溫裝備工程,、電子信息裝備工程及塑料熱成型工程作為重點產業(yè)化發(fā)展方向,研制開發(fā)的工業(yè)自動化成套設備,、超低溫設備,、大氣環(huán)境探測等電子設備和塑料熱成型裝備產品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產品同時遠銷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與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受到用戶的信任并得到國內外行業(yè)專家的普遍贊譽,。
5. 中船重工在北京的單位
央企,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國水雷戰(zhàn)裝備總體研制單位,,是集頂層研究、總體設計,、系統(tǒng)集成,、總裝建造、服務保障“五位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成立時間
1958年
湖北省宜昌市
簡介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致力于水下攻防,、電子對抗裝備技術創(chuàng)新、系統(tǒng)集成和體系研究,,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推動軍民融合技術相互轉化,形成了九大軍品專業(yè)和四大科技產業(yè)方向,。
七一〇所立足宜昌,,布局北京、上海,、青島,、三亞等地,逐步建成“水下無人攻防聯合實驗室(該括號內做字幕:三個中心,、四個總體實驗室,、五個特種實驗室、三個外場試驗基地)和兩個產業(yè)平臺”,,專業(yè)化,、體系化、信息化的科研網絡正在迅速形成,。
6. 中船重工旗下在京單位有哪些公司招聘
不好進,,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在科研設計、財務管理,、產品的軟件設計開發(fā),、調試、技術檔案編寫等崗位是不招聘本科畢業(yè)生的,,此類職位上崗條件須滿足重點院校應屆碩士或博士畢業(yè)生,,科研裝備售后服務崗位招聘重點院校全日制本科畢業(yè)生,。
7. 中船重工旗下在京單位有哪些公司啊
1 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49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0 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1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4 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52 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有限公司
5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53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6 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7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55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8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6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9 中國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57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10 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58 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59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60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61 中國鹽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14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 62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15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63 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16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64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7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65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8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66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19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67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20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68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69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22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0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23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71 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24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72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73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6 中國衛(wèi)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 74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
27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75 中國林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28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76 中國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
29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77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30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78 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31 中國機械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79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32 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80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33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81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34 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82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35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83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36 中國鋁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84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37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85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8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86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9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87 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40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41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89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42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90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43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91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44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92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45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93 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46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94 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47 國家開發(f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95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8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8. 中船重工是國企
是
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作為發(fā)起人,以發(fā)起設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
根據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的批復,公司于2009年12月采取公開發(fā)行股票方式向社會公眾發(fā)行股份19.95億股,。2009年12月16日,,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發(fā)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為66.51億股,,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持有65.13%的公司股份,。
根據現代企業(yè)制度和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guī),公司建立了較為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結構,。公司總部設有8個職能部門對28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的研發(fā)、生產經營,、財務、投資,、資本運營等業(yè)務進行對口管理,,并按照證券主管部門的法規(guī)要求,設立了專門機構統(tǒng)一管理投資者關系工作,、信息披露等業(yè)務,,與資本市場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
9. 中船重工旗下的公司有哪些
南船是指中船集團,,北船指中船重工,。
市場上近年來反復提到的“南北船合并”,指中船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的合并,。其中,,“南船”指中船集團,“北船”指中船重工,。
中船集團官網顯示,,公司正式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所屬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基礎上組建的中央直屬特大型國有企業(yè),,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世界500強中名列第364位,。截至2017年底,,中船集團擁有40余家二級單位,。
中船集團旗下聚集了一批實力雄厚的造修船企業(yè)和船舶配套企業(yè),包括江南造船集團,、滬東中華造船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上海江南長興造船等,。同時,,公司還擁有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廣州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3家船舶研究設計機構,,以及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等知名工程咨詢、設計,、總包單位,。
中船重工同樣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部分企事業(yè)單位重組成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yè),。公司主要從事海洋裝備產業(yè),、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yè)、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和生產性現代服務業(yè)的研發(fā)生產,。2018年,,公司連續(xù)7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yè),排名第245位,,位居全球船舶企業(yè)首位,。
中船重工擁有上市平臺公司5家,二級成員單位95家,,科研院所29家,,員工17萬人。
10. 中船重工旗下子公司
央企主要由中船重工,、中船工業(yè)和中遠海運重工三大船舶類央企,。
中船重工旗下有大連船舶重工、渤船重工和武船重工,、山海關重工,、北船重工、新港船舶重工等船廠,;
中船工業(yè)旗下有外高橋造船,、江南造船、滬東中華造船,、中船澄西,、黃埔文沖、廣船國際等船廠,;
中遠海運作為航運企業(yè),,也在前些年造船行業(yè)景氣時切入了造船行業(yè),,目前是中國第三大造船央企,旗下有揚中中遠海運重工,、舟山中遠海運重工,、大連中遠海運重工等造船廠;
合資企業(yè)主要是中遠海運和日本川崎造船的合資公司,,有南通中遠川崎和大連中遠川崎兩家船廠,,其中南通中遠川崎是目前中國最好的船廠。
民營企業(yè)主要由揚子江造船,、新時代造船,,主要分布在江蘇省沿江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