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客船發(fā)展史圖片
船字的由來及演變過程。
船
chuán
(1) (形聲,。本義:水運工具,。古稱舟)
(2) 同本義
船,舟也,?!墩f文》。段注:“古人言舟,,漢人言船,,毛以今語釋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p>
有漁父者,下船而來,?!肚f子·漁父》
便舍船,從口入,?!諠摗短一ㄔ从洝?/p>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3) 又如:船塢
(4) 空間交通工具 ,。如:太空船
2. 中國歷史名船
舸
形聲,。字從舟,從可,,可亦聲,。“可”意為“荷”,,肩挑土石的意思,。“舟”與“可”聯(lián)合起來表示“載運土石的工程運輸船”,。 本義:土石運輸船,。 轉義:大船;大船,、巨艦:舸艦,。《揚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小船[boat]: 百舸爭流,。
艨艟 東漢劉熙《釋名·釋船》載:“外狹而長曰蒙沖,,以沖突敵船也?!笨梢娒蓻_船形狹而長,,航速快,專用以突擊敵方船只,。艨沖是古代水軍的主力船,。船體狹而長,機動性強,,便于沖突敵船,。此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
小型船稱為艇,、 舢舨、筏,。
舢板(sampan)又名舢舨 ,,“舨”為通假字,通“板”,。是一種小船,,也叫“三板”,原意是用三塊板制成,。它是一種木結構船 ,。
3. 船的發(fā)展歷史資料
1.船的起源
在幾千年前,人們就發(fā)現(xiàn)過河困難的問題,。若河淺和水流慢,,人們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們就無法過河,。后來,一些人發(fā)現(xiàn)抱著樹枝或粗的樹干,,就可以浮渡過河,。于是,人們就開始有意識地把樹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樹干挖空,,使它成為獨木舟就可以過河了,。這就是船的雛形。
2.古代槳船
在后來,,人們開始在船上裝上許多船槳,,以此來為船只提供動力,使其不用隨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小資料:公元前483年-前480年,,雅典建造的大批三層槳戰(zhàn)船迅速完工,。在雅典的穆尼奇安和茲阿發(fā)現(xiàn)在戰(zhàn)爭中趕修三層槳戰(zhàn)船的干船塢,其尺度為46×6米,,此類戰(zhàn)船,,經(jīng)專家考證:船長37米、寬5米,,撞角外伸3米,。低層槳手共54人,中層54人,;上層60人,,后備槳手30人,除下層外,,全部水手武裝完整,。 低層槳長2.3米,,中層3.2米,,上層4.3米,其最高航速在靜水中可達8節(jié),。
3.古代遠洋帆船
隨著人們的科技發(fā)展和貪婪的欲望,,使人們開始了遠洋探險。在技術上,,探險家們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槳船先進多了,。它裝上了高大的桅桿,桅桿上掛著大面積的帆布,,使它能盡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風能,。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堅固,住在上面更舒適,。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擊力更強,。
小資料:13世紀末,地中海加萊槳船(Galley)有了一定發(fā)展,,因為在14和15世紀威尼斯人常是這類槳船的制造商,,而且素以具有設計制造這類戰(zhàn)船的實力地位著稱,故有時又稱之為威尼斯加萊槳船,。
4. 近代輪船
隨著人們步入工業(yè)時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yè)革命。英國人瓦特經(jīng)過多年研究,,廣泛吸取前人的經(jīng)驗,,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機,并投入使用,。那時有一位叫富爾頓的美國人,,覺得用槳劃船會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輪來代替船槳,。用蒸汽機驅動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遜河上成功地進行試航,。這就是輪船的雛形,。
1835年,英國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裝有螺旋槳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專家的注意,。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螺旋槳作為船的推進器比明輪力量大,。于是裝明輪的輪船逐漸退出使用,。但為了稱呼方便,裝螺旋槳的船還是叫輪船,。
5.現(xiàn)代輪船
隨著人類的發(fā)展,,現(xiàn)代的輪船已經(jīng)不再用帆來輔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會嚴重污染環(huán)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機,,改用了柴油發(fā)動機,。這是船的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現(xiàn)代的輪船不僅裝上了高效的柴油發(fā)動機,,而且還裝上了雷達,、聲納、無線電等先進設備,,使船只遠洋航行變得更加安全,。
4. 中國的客船發(fā)展史圖片高清
1、舟筏時代
人類以舟筏作為運輸,、狩獵和捕魚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時代,。中國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槳,據(jù)鑒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說明舟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2,、帆船時代
據(jù)記載,遠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國使用帆船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從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是帆船發(fā)展的鼎盛時期,。15世紀初中國航海家鄭和遠航東非,15世紀末C.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他們的船隊都是由帆船組成的,。
在帆船發(fā)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北歐西歐地區(qū)和中國都曾作出重大貢獻,。19世紀中葉美國的飛剪式快速帆船,則是帆船發(fā)展史上的最后一個高潮,。不同地區(qū)的帆船,,在結構、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3,、蒸汽機船時代
18世紀蒸汽機發(fā)明后,許多人都試圖將蒸汽機用于船上,。1807年,,美國人R.富爾頓首次在“克萊蒙脫”號船上用蒸汽機驅動裝在兩舷的明輪,在哈德遜河上航行成功,。從此機械力開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發(fā)展進入新的階段。
4,、柴油機船時代
柴油機船問世后,,發(fā)展很快,逐漸取代了蒸汽機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工業(yè)化國家經(jīng)濟的迅速恢復和發(fā)展,國際貿(mào)易的空前興旺,,中東等地石油的大量開發(fā),,促使運輸船舶迅速發(fā)展,。
5. 中國的客船發(fā)展史圖片素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并利用獨木舟和槳渡海,。
獨木舟就是把原木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fā)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產(chǎn)工具,,依據(jù)一定的工藝過程來制造,制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jīng)具備了船的雛形。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唐代,,李皋發(fā)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櫓,、槳劃行的車船、槳劃行的車船,。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并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同時,,還出現(xiàn)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優(yōu)越的船舶,。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18世紀,,歐洲出現(xiàn)了蒸汽船,。19世紀初,歐洲又出現(xiàn)了鐵船。19世紀中葉,,船開始向大型化,、現(xiàn)代化發(fā)展。
6. 中國的客船發(fā)展史圖片大全
經(jīng)歷了四個時代:舟筏時代,、帆船時代,、蒸汽機船時代和柴油機船時代。
1,、舟筏時代→獨木舟→筏→木板船→槳,、篙和櫓→帆船時代→地中海的古帆船→北歐和西歐帆船→飛剪式帆船→中國帆船→蒸汽機船時代→早期的蒸汽機船→“大東方”號蒸汽機船→蒸汽機船的完善→汽輪機船、柴油機船的問世→油船和散貨船的出現(xiàn)→大型遠洋客船的興起→柴油機船時代
2,、船舶大型化→船舶專業(yè)化→船舶高速化→船舶自動化→船舶內燃機化
部分船介紹:
1,、舟筏時代
人類以舟筏作為運輸、狩獵和捕魚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時代。中國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槳,,據(jù)鑒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說明舟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2,、帆船時代
據(jù)記載,遠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國使用帆船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從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是帆船發(fā)展的鼎盛時期,。15世紀初中國航海家鄭和遠航東非,15世紀末C.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他們的船隊都是由帆船組成的,。
在帆船發(fā)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北歐西歐地區(qū)和中國都曾作出重大貢獻,。19世紀中葉美國的飛剪式快速帆船,則是帆船發(fā)展史上的最后一個高潮,。不同地區(qū)的帆船,,在結構、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3,、蒸汽機船時代
18世紀蒸汽機發(fā)明后,許多人都試圖將蒸汽機用于船上。1807年,,美國人R.富爾頓首次在“克萊蒙脫”號船上用蒸汽機驅動裝在兩舷的明輪,,在哈德遜河上航行成功。從此機械力開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發(fā)展進入新的階段,。
4、柴油機船時代
柴油機船問世后,,發(fā)展很快,,逐漸取代了蒸汽機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工業(yè)化國家經(jīng)濟的迅速恢復和發(fā)展,,國際貿(mào)易的空前興旺,中東等地石油的大量開發(fā),,促使運輸船舶迅速發(fā)展,。
7. 中國船發(fā)展歷史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1958年4月,開始興建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fā)射場,?! ?964年7月19日,我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fā)射成功,,我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國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 ?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fā)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fā)射衛(wèi)星的國家,?! ?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3天后順利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衛(wèi)星返回技術的國家。2005年是我國返回式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30周年,,截至9月,,我國已經(jīng)成功發(fā)射22顆返回式衛(wèi)星,。利用返回式衛(wèi)星開展的科學試驗成果,已在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很多領域廣泛運用,?! ?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目前我國已形成先進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wǎng),,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wèi)星測控中心、陸地測控站,、4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以及連接它們的通信網(wǎng)組成,,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985年,,我國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yè)發(fā)射市場。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美國研制的“亞洲一號”衛(wèi)星,,截至目前已將27顆國外制造的衛(wèi)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國在國際商業(yè)衛(wèi)星發(fā)射服務市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fā)射成功,,其低軌道運載能力達9.2噸,為發(fā)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990年10月,載著兩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衛(wèi)星升上太空,,開始了我國首次攜帶高等動物的空間軌道飛行試驗,。試驗的圓滿成功,為我國載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統(tǒng)的設計以及長期載人太空飛行獲得了許多寶貴數(shù)據(jù),?! ?992年,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制,,這項工程后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由神舟號載人飛船系統(tǒng)、長征運載火箭系統(tǒng),、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飛船發(fā)射場系統(tǒng),、飛船測控與通信系統(tǒng)、航天員系統(tǒng)、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tǒng)等組成,,是我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guī)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國先后4次成功發(fā)射神舟一號至四號無人飛船,載人飛行已為時不遠,?! ?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1個小時23分鐘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前蘇聯(lián)/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005年10月12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并首次進行多人多天飛行試驗 2008年9月25日,,“神舟”7號飛船在內蒙古預定區(qū)域著陸,,順利回收。
8. 中國船的發(fā)展史簡介
1,、早期中國輪船航運業(yè),商人購買洋船后,多托洋行出面,赴領事衙門呈報更名入冊,,領取船牌行駛。原因是避免報捐,?;蛏倘斯唾I洋船與外國人合伙經(jīng)營。原因是不僅借助洋人的管理和技術,,又可購買修葺之料,。
2、從中國輪船航運業(yè)艱難興起的史料中,,可以反映出中國資本主義一開始就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和束縛,,同時又對他們有一定的依賴關系
9. 中國船舶發(fā)展史
水上交通工具發(fā)展史
水上交通工具發(fā)展了幾千年,大致發(fā)展過程如下
獨木舟
木筏
竹筏
木板船
槳船
木帆船
蒸汽輪船
現(xiàn)代水上交通工具
概念水上交通工具
獨木舟
獨木舟,,又稱獨木船,,是用一根木頭制成的船,是船舶的"先祖",,是最早的船舶,,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現(xiàn)過,。
木筏
用藤條、繩子將幾根樹干或竹子綁扎成片狀的漂浮物,,就叫筏,。
竹筏
竹筏是由多很竹竿捆扎而成的竹排,可以用槳,、櫓,、篙來推進。
木板船
木板船
獨木舟兩側加上舷板,,舟內增加橫檔支撐,,便成了木板船
槳船
槳船
槳船由來
續(xù)木板船的出現(xiàn),人類發(fā)明了槳,,這是人類的手臂的延長,。有了槳,人就可以坐在船上劃水前進,。如果要增加船只的推進速度,,就要增加槳的數(shù)目。于是,,一種劃槳船在地中海海域周圍首先發(fā)展起來了,。
木帆船
木帆船是繼木板船之后,舟船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帆船即利用風力前進的船,。
蒸汽輪船
蒸汽機的出現(xiàn)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yè)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后來才逐漸讓位于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在船舶上采用蒸汽機作為推進動力的實驗始于1776年,經(jīng)過不斷改進,,至1807年,,美國的富爾頓制成了第一艘實用的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號,。
現(xiàn)代水路交通工具的設計
現(xiàn)代的小船又采用玻璃纖維和塑料制成,。
汽墊船
氣墊船是利用高壓空氣在船底和水面(或地面)間形成氣墊,使船體全部或部分墊升而實現(xiàn)高速航行的船,。氣墊是用大功率鼓風機將空氣壓入船底下,,由船底周圍的柔性圍裙或剛性側壁等氣封裝置限制其逸出而形成的。
油輪(oil tanker),,是油船的俗稱,,是指載運散裝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貨運輸船舶。從廣義上講是指散裝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運輸石油外,,裝運石油的成品油,,各種動植物油,液態(tài)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等,。但是,,通常所稱的油船,多數(shù)是指運輸原油的船,。而裝運成品油的船,,稱為成品油船。裝運液態(tài)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的船,,稱為液化氣體船,。
游艇,是一種水上娛樂用高級耐用消費品,。它集航海,、運動、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滿足個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
生態(tài)船
“地球競賽”號快艇用人類脂肪作為動力來源。它所使用的是百分百的生物燃料,,并且不向外界排放任何碳,。
10. 中國古船發(fā)展史
中文系本科生必讀書目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yè)(38+94+45+32+60=269種)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部分(計38種)
對應課程:中國現(xiàn)代文學B1-2
中國當代文學B1-2
一級書目
1,、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
2、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華民國史》
3,、麥克法夸爾、費正清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4,、王光東等主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精品導讀》
5,、郭沫若:《女神》(1921)
6、郁達夫:《沉淪》(1921)
7,、魯迅:《吶喊》(1923),、《彷徨》(1926)
8、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1928)
9,、茅盾:《子夜》(1932)
10,、沈從文:《邊城》(1934)
11、蕭紅:《生死場》(1935)
12,、艾蕪:《南行記》(1935)
13,、曹禺:《雷雨》(1936)
14、老舍:《駱駝祥子》(1936)
15,、張愛玲:《傳奇》(1944)
16,、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1960)
17,、陳映真:《將軍族》(1964)
18、《朦朧詩新編》(2003)
19,、張煒:《古船》(1986)
20,、王安憶:《長恨歌》(1995)
21、余華:《許三觀賣血記》(1995)
二級書目
22,、趙家壁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35-1936)
23,、周作人:《自己的園地》(1923)
24、魯迅:《墳》(1927),、《朝花夕拾》(1928)
25,、沙汀:《淘金記》(1943)
26,、沈從文:《長河》(1945)
27,、巴金:《寒夜》(1947)
28、《穆旦詩選》(1986)
29,、王蒙:《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1956)
30,、趙樹理:《三里灣》(1953)
31、老舍:《茶館》(1958)
32,、白先勇:《臺北人》(1965)
33,、西西:《我城》(1979)
34、張承志:《心靈史》(1991)
35,、賈平凹:《廢都》(1993)
36,、阿城:《棋王》(1984)
37、史鐵生:《我與地壇》(19)
38王朔:《動物兇猛》(1991)
中國古代文學部分(計94種)
對應課程:中國古代文學A1-5
中國古代文論1-2
一級書目
1,、《山海經(jīng)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詩經(jīng)注析》,程俊英,、蔣見元注析,,中華書局。(亦可用其他《詩經(jīng)》全注本,,如陳子展《詩經(jīng)直講》等)
3,、《楚辭補注》,,(宋)洪興祖補注,,中華書局。(亦可用其他《楚辭》全注本)
4,、《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中華書局。
5,、《論語新解》,,錢穆注解,三聯(lián)書店,。(亦可用其他《論語》全注本)
6,、《孟子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
7、《老子校釋》,,朱謙之校釋,,中華書局。(亦可用其他《老子》全注本)
8,、《莊子集釋》,,(清)郭慶藩集釋,中華書局,。(亦可用其他《莊子》全注本)
9,、《史記》,(西漢)司馬遷著,,中華書局,。
10、《漢書》,,(東漢)班固著,,中華書局。
11,、《三曹詩選》,,余冠英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12,、《樂府詩選》,余冠英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13、《六朝文絜譯注》,,(清)許梿選,,曹明綱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4,、《曹植集校注》,,趙幼文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15,、《陶淵明集箋注》,袁行霈箋注,,中華書局,。(亦可用其他《陶淵明集》全注本)
16、《世說新語校箋》,,徐震堮校箋,,中華書局。(或用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
17,、《搜神記》,(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中華書局。
18,、《唐詩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人民文學出版社,。(亦可用其他大型唐詩選注本,,包括沈德潛的《唐詩別裁》,乃至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陳伯?!短圃姀≡u》)
19、《唐宋詞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20,、《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釋,中華書局,。(亦可用其他《李白集》全注本,,乃至各種規(guī)模較大的《李白詩選》)
21、《杜詩鏡銓》,,(清)楊倫撰,,上海古籍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杜甫集》全注本,乃至各種規(guī)模較大的《杜甫詩選》)
22,、《王維集校注》,,陳鐵民校注,,中華書局,。(亦可用其他《王維集》全注本,乃至各種規(guī)模較大的《王維詩選》)劉學鍇,、余恕誠撰,、中華書局出版的《李商隱詩歌集解》)
23、《唐宋八大家文選》,,牛寶彤選,,甘肅教育出版社。(亦可用類似選本,,或高海夫主編,、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
24、《古文觀止譯注》,,(清)吳調侯,、吳楚材選,李國章等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5、《唐人小說》,,汪辟疆校錄,,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
26,、《宋詩選注》,,錢鐘書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27,、《宋詞三百首》,朱孝臧選編,,唐圭璋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8,、《蘇軾選集》,,王水照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9,、《陸游詩選》,游國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30,、《稼軒詞編年箋注》(修訂本),鄧廣銘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1,、《資治通鑒》,,司馬光著,中華書局,。
32,、《全元散曲》,隋樹森輯,,中華書局,。
33、《明詩選》,,杜貴晨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明詩選本,,如《明詩別裁》之類)
34,、《清詩精華錄》,錢仲聯(lián),、錢學增選注,,齊魯書社。(亦可用其他清詩選本,,如《清詩別裁》之類)
35,、《近代詩鈔》,錢仲聯(lián)編輯,,江蘇古籍出版社,。(亦可用其他近代詩選本。)
36,、《琵琶記》,,(元)高明著,錢南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7、《西廂記》,,(元)王實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8,、《牡丹亭》,,(明)湯顯祖著,徐朔方,、楊笑梅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39,、《桃花扇》,,(清)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40,、《長生殿》,,(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41、《三國演義》,,(明)羅貫中著,,人民文學出版社。(亦可用其他版本,,以下諸書同)
42,、《水滸傳》,(明)施耐庵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43、《西游記》,,(明)吳承恩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44,、《紅樓夢》,,(清)曹雪芹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45,、《儒林外史》,(清)吳敬梓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46,、《聊齋志異》,(清)蒲松齡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47、《老殘游記》,,(清)劉鶚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48,、《孽?;ā罚ㄇ澹┰鴺阒?,上海古籍出版社,。
49、《中國文化讀本》,,董乃斌主編,,上海大學出版社。50,、中國文學史,,在章培恒、袁行霈,、郭預衡主編的三種或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中,任選一部通讀,。
5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見《魯迅全集》,,或單行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52,、王國維《宋元戲曲史疏證》,,王國維著,馬美信疏證,,復旦大學出版社,。
53、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54、聞一多《唐詩雜論》,,見《聞一多全集》,,開明書店,。亦有其他版本及單行本。
55,、錢鐘書《七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56,、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57,、《中國歷代文論選》(四冊),,郭紹虞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58,、《文心雕龍注》,范文瀾撰,,人民文學出版社,。(亦可用其他《文心雕龍》全注全譯本)
59,、《詩品集注》,,曹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60,、《滄浪詩話校釋》,郭紹虞撰,,人民文學出版社,。
61、《藝?!罚ㄇ澹﹦⑽踺d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62,、《人間詞話》,,王國維著,人民文學出版社,。(此書有多種注釋本,,均可參用)
63、《經(jīng)典常談》,,朱自清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64,、《經(jīng)子解題》,,呂思勉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65,、《詩詞格律》,,王力著,中華書局,。
66,、《書目答問補正》,張之洞著,、范希曾補正,,上海古籍出版社。
67,、《中國目錄學史》姚名達著,,上海書店出版社。
68,、《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夏志清著,安徽文藝出版社,。
二級書目
69,、《四書集注》,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70、《荀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
71,、《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集解,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
72,、《后漢書》,(南朝宋)范曄著,,中華書局,。
73、《三國志》,,(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中華書局,。
74,、《魏晉南北朝詩選》,,余冠英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75,、《庾子山集》,倪璠箋注,,中華書局,。
76、《玉臺新詠》,,中華書局點校本,。
77、《文選》,,(南朝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唐六臣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78、《博物志》,,(晉)張華著,,范寧校注,中華書局,。
79,、《白居易集箋校》,,朱金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80,、《李商隱選集》,周振甫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81、《唐宋傳奇集》,,魯迅編錄,,人民文學出版社。
82,、《全唐五代小說》,,李時人編,陜西人民出版社,。
83,、《敦煌變文集》,,王重民等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84,、《敦煌變文校注》,黃征,、張涌泉校注,,中華書局。
85,、《元詩選》,,(清)顧嗣立編,中華書局,。
86,、《金元明清詞選》,夏承燾,、張璋編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87,、《元曲選》,,(明)臧懋循編,中華書局,。
88,、《金瓶梅詞話》(明)蘭陵笑笑生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89,、《被開拓的詩世界》,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90,、《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七卷),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91,、《史通通釋》,,(清)浦起龍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92,、《唐詩品彙》,,(明)高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93,、《詩藪》,(明)胡應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94、《文史通義校注》,,(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中華書局,。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部分(計45種)
對應課程:外國文學A1-3
比較文學概論A
一級書目:
1,、 荷馬:《奧德賽》王煥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楊憲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索??死账梗骸抖淼移炙雇酢妨_念生譯,,《羅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圣經(jīng)》(和合本),、《創(chuàng)世紀》、《約翰福音》
4,、維吉爾:《埃涅阿斯紀》楊周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5、但?。骸渡袂?田德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6、塞萬提斯:《堂吉訶德》楊絳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7、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朱生豪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哈姆雷特》 朱生豪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
8、歌德:《浮士德》,,董問樵譯,,復旦大學1983(2000)
9、拜倫:《唐璜》查良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10,、雨果:《巴黎圣母院》,陳敬容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11,、狄更斯:《雙城記》,羅稷南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
12,、波德萊爾:《惡之花》,郭宏安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3、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
1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岳麟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
15、T.S.艾略特:《荒原》,,趙蘿蕤譯,,中國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
16、康拉德《黑暗之心》,,智量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
17、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李恒基,、徐繼曾等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
18,、沃吉妮亞·伍爾夫:《到燈塔去》,瞿世鏡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
19,、貝克特:《等待戈多》,,余中先譯,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20,、卡夫卡:《變形記》,,李文俊譯 ,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21,、海明威:《永別了,,武器》,林疑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22,、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黃錦炎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版
23,、??思{《喧嘩與騷動》,李文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版
24,、布呂奈爾等著:《什么是比較文學》,葛雷等譯,,北京大學出版 社1989年
25,、葉維廉:《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規(guī)律》,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26,、愛德華·薩義德著:《東方學》,王宇根譯,,三聯(lián)書店1999年,。
27、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大出版社2001年,。
28、范存忠著:《中國文化在啟蒙時期的英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
29、賈植芳,、陳思和主編:《中外文學關系資料匯編》,,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
30,、李達三、羅鋼主編:《中外比較文學的里程碑》,,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二級書目
31,、阿里斯托芬:《蛙》羅念生譯,《羅念生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2,、拉伯雷:《巨人傳》 鮑文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33,、彌爾頓:《失樂園》 朱維之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34、盧梭:《新愛洛伊絲》,,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35、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詩選集》上下,,查良錚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
36、司湯達:《紅與黑》,,郝運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
37、夏洛蒂·勃朗特:《簡愛》,,祝慶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
38、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方平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
39、列夫·托爾斯泰:《復活》,,草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
40、馬克·吐溫:《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許汝祉譯,,譯林出版社1998年
41、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金人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42、易卜生《玩偶之家》 潘家洵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
43巴爾扎克《高老頭》 傅雷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44 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張谷若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45,、周發(fā)祥,、李岫主編:《中外文學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文藝學部分(計32種)
對應課程:文學概論
西方文論1-2
文藝心理學
一級書目
1,、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美]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三聯(lián)書店1984年版,。
3,、[美]劉若愚:《中國的文學理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美]宇文所安:《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5,、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
6,、伍蠡甫:《西方文論選》(上,、下),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版,。
7,、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二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希]柏拉圖:《文藝對話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9,、[德]萊辛:《拉奧孔》,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10,、[德]黑格爾《美學》(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11,、[德]尼采:《悲劇的誕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79年版,。
1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
13,、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14,、[德]本雅明:《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版,。
15,、[英]伊格爾頓:《女權主義文學理論》,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16,、[美]杰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7,、[英]斯圖爾特·霍爾等:《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8,、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9、錢谷融,、魯樞元主編:《文學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二級書目
20,、[美]韋勒克:《批評的諸種概念》,,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21,、[美]韋勒克:《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的概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22,、[美]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tǒng)》,,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23,、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版。
24,、[美]卡勒:《文學理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英]伊格爾頓:《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26,、[希]亞里士多德:《詩學》,,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27,、[意]達·芬奇:《萊奧納多·達·芬奇筆記》,,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
28,、[德]康德《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德]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0、[俄]什克洛夫斯基:《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版,。
31、[法]??拢骸兑?guī)訓與懲罰》,,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
32,、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1. 我國客船發(fā)展現(xiàn)狀
指的是江面的中心有著巨大的輪船排成行的意思,,
“成”,,普通話讀音為chéng,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俺伞钡幕竞x為做好,做完,,如成功,、完成;引申含義為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的形態(tài)或狀況,,如成形,、成性。
在日常使用中,,“成”也常做形容詞,,表示現(xiàn)成的。
“成”,,最初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會意字。本義是平定,。后來陸續(xù)在金文,、楚系簡帛、秦系簡牘,、說文中發(fā)現(xiàn),,“成”字簡體版的楷書從《說文》演變而來。